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职业初期工作压力与倦怠的衍变关系纵向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1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问题第9页
   ·创新点第9-10页
   ·研究框架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38页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第12-13页
     ·西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第12页
     ·中国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第12-13页
   ·工作压力第13-22页
     ·压力研究的特征学说第13-16页
     ·压力的复杂构成与动态过程学说第16-20页
     ·工作压力源理论第20-22页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和研究框架小结第22页
   ·工作倦怠第22-34页
     ·工作倦怠的概念第23-24页
     ·工作倦怠理论第24-29页
     ·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第29-32页
     ·工作倦怠的后果第32页
     ·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第32-34页
   ·自我效能感第34-38页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第34-35页
     ·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第35页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第35-36页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第36-37页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第37-38页
3 研究构思设计第38-46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38页
   ·理论构思第38-42页
     ·基本理论构思第38-3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9页
     ·整体理论模型第39-41页
     ·变量操作性定义第41-42页
   ·研究假设第42-43页
   ·问卷设计第43页
   ·研究分析方法第43-46页
4 纵向案例研究第46-52页
   ·案例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第46页
   ·案例分析第46-52页
5 实证研究与分析第52-80页
   ·跟踪样本基本信息第52页
   ·因子分析与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第52-57页
   ·相关分析第57-61页
     ·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第57-58页
     ·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第58-59页
     ·第三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第59-61页
     ·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各维度相关性小结第61页
   ·多层线性模型纵向分析第61-80页
     ·工作压力各因子纵向分析第61-64页
     ·工作倦怠各因子纵向分析第64-80页
6 研究总结和建议第80-88页
   ·研究结论第80-85页
     ·新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各维度内涵及相关性第80-81页
     ·新员工工作压力的纵向变化第81-82页
     ·新员工工作倦怠的纵向变化第82-83页
     ·新员工自我效能感的缓冲作用第83-85页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85页
   ·管理实践应用建议第85-86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94-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和谐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深圳城市社区为例
下一篇:基于用户参与的企业交互式创新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