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2页
前言第12-16页
第一章 党对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的认识第16-62页
 一、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前提认定第16-28页
  (一)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及其对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第17-23页
  (二) 关于建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第23-25页
  (三)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前途第25-28页
 二、 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其发展第28-32页
  (一) 关于调整公私关系第28-30页
  (二) 关于调整劳资关系第30-32页
  (三) 关于调整产销关系第32页
 三、 要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方面,使其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第32-42页
  (一) 关于打击投机资本,稳定经济形势第35-37页
  (二) 关于开展“五反”运动,打击民族资产阶级和私营企业的违法活动第37-40页
  (三) 关于限制私营企业活动范围,巩固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第40-42页
 四、 要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第42-59页
  (一)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冲突第43-44页
  (二)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和平改造的可能性第44-45页
  (三)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第45-52页
  (四)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和相应的赎买形式第52-56页
  (五)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认识上的一些偏差第56-59页
 本章结论第59-62页
第二章 党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初步认识和严重失误第62-108页
 一、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交往的初步思想第62-70页
  (一) 重视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第63-66页
  (二) 利用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工业化第66-68页
  (三) 利用矛盾,打开资本主义世界的缺口第68-70页
 二、 关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思想第70-76页
  (一) 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要内容第71-74页
  (二) 学习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所应坚持的具体原则第74-75页
  (三) 破除社会主义一定优于资本主义的迷信思想第75-76页
 三、 利用国内资本主义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思想第76-82页
  (一) 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第77-80页
  (二) 关于“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第80-81页
  (三) 关于允许少量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思想第81-82页
 四、 党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两种倾向第82-92页
  (一)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第83-86页
  (二) 生产关系采取何种形式要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第86-87页
  (三) 商品生产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第87-88页
  (四) 要大力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第88-90页
  (五) 试办托拉斯,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第90-92页
 五、 党对资本主义问题认识的严重失误第92-106页
  (一) 八届十中全会,对“资本主义复辟”问题的错误估计第93-94页
  (二)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错误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第94-95页
  (三) 中苏论战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对资本主义问题的错误理解第95-97页
  (四)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提出第97-100页
  (五)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对“资本主义复辟”问题错误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第100-104页
  (六) 党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及对利用和学习外国资本主义的艰难探索第104-106页
 本章结论第106-108页
第三章 党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科学化第108-153页
 一、 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正确认识的思想前提第108-114页
  (一) 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确立第109页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党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第109-111页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第111-113页
  (四) “三个有利于”标准,党对姓“社”姓“资”的正确态度第113-114页
 二、 学习和利用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第114-122页
  (一) 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第114-117页
  (二) 关于社会主义的主体性与物质文明的可控性第117-118页
  (三) 关于精神文明的择优性第118-122页
 三、 学习和利用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途径——对外开放第122-133页
  (一) 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内容第123-125页
  (二) 对外开放的推进步骤第125-128页
  (三) 对外开放的渠道和形式第128-131页
  (四) 关于同国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地区的交流第131-133页
 四、 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有制经济的重新认识第133-148页
  (一)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133-135页
  (二)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第135-136页
  (三) 正确认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第136-140页
  (四) 从“有益补充论”到“共同发展论”第140-146页
  (五) 多种所有制并存条件下的多种分配方式第146-148页
 五、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第148-151页
  (一) 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至高无上第148-149页
  (二) 把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之舵第149-150页
  (三) 把自己的力量作为基点第150页
  (四) 挺起民族的脊梁第150-151页
 本章结论第151-153页
第四章 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及世界资本主义的认识第153-205页
 一、 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第153-162页
  (一) 党对两个阵营对立的认识第153-155页
  (二) 党对世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第155-156页
  (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156-159页
  (四) “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第159-162页
 二、 党对当今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认识第162-181页
  (一) 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利益交叉第162-165页
  (二)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达国家的“抢跑”规则第165-166页
  (三) “西化”、“分化”——扼杀社会主义的“和平”陷阱第166-170页
  (四) 应对资本主义挑战的战略规划第170-181页
 三、 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第181-203页
  (一) 从“纸老虎”论到“如何认识”论第181-184页
  (二) 党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特征的认识第184-188页
  (三) 关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8-193页
  (四)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第193-196页
  (五)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第196-203页
 本章结论第203-205页
第五章 对建国以来党认识资本主义问题的历史总结第205-232页
 一、 建国以来党在资本主义问题上的正确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205-216页
  (一)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平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第205-208页
  (二)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第208-210页
  (三)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发展第210-214页
  (四)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理论的发展第214-216页
 二、 建国以来党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第216-232页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识资本主义问题的思想路线第217-220页
  (二) 制度与体制剥离——借鉴资本主义的实践指向第220-225页
  (三) 与时俱进——认识资本主义的时代视野第225-227页
  (四) 反对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第227-232页
结束语第232-233页
参考文献第233-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性腐败论纲--对现阶段中国腐败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