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二极管论文--二极管:按结构和性能分论文

喹啉螯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简介第11-12页
   ·OLED 的发展历史第12-14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机理第14-17页
     ·OLED 的发光机理第14-15页
     ·OLED 中界面载流子的注入和传输理论第15-17页
   ·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第17-20页
     ·单层器件第17页
     ·双层器件第17-18页
     ·三层器件第18-19页
     ·多层器件第19-20页
   ·OLED 器件的材料第20-23页
     ·空穴注入材料第20-21页
     ·空穴传输材料第21-22页
     ·电子传输材料第22-23页
   ·评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第23-25页
     ·发射光谱第23页
     ·发光效率第23-24页
     ·电流密度与电压的关系第24页
     ·寿命第24-25页
   ·OLED 待解决的问题第25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设计第25-27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5-26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二章 单喹啉钠的合成及其在OLED 器件中的应用第27-47页
   ·实验部分第27-2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页
     ·实验步骤第27-29页
       ·8-羟基喹啉钠(Naq)的制备第27-28页
       ·2-甲基-8-羟基喹啉钠(NaMeq)的制备第28页
       ·配体2-二苯甲基-喹啉(Ph_2q)的制备第28-29页
       ·2-二苯甲基-喹啉钠(Ph_2Naq)的制备第29页
   ·表征方法第29-35页
     ·结构表征第29-33页
     ·热稳定性测试第33页
     ·光学测试第33页
     ·循环伏安法(CV)测试第33-35页
     ·DFT 理论计算第35页
   ·OLED 器件的制备与测量第35-38页
     ·ITO 玻璃的清洗和表面处理第35-36页
     ·有机薄膜的制备第36页
     ·电极的制备第36-37页
     ·器件的性能测试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热稳定性第38-39页
     ·光学性质第39页
     ·循环伏安法(CV)和DFT 理论计算获得的能级值比较第39-40页
     ·几何构型的优化第40-41页
     ·DFT 计算模拟的分子轨道第41-42页
     ·器件性能第42-45页
       ·以A1q3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器件(A,B,C 和D)第42-43页
       ·以MADN 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器件(E,F,G 和H)第43-44页
       ·电致发光光谱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双喹啉螯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第47-58页
   ·实验部分第47-4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7页
     ·实验步骤第47-49页
       ·3 2,2'-(1,4-苯基)-(2,1-二乙烯基)-双喹啉-8-酚(A)的制备第47页
       ·A-2Na 的制备第47-48页
       ·2A-2Zn 的制备第48页
       ·2,2-乙烯基-双喹啉-8-酚(B)的制备第48-49页
       ·B-2Na 的制备第49页
       ·2B-2Zn 的制备第49页
   ·表征方法第49-54页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50-53页
     ·热稳定性测试第53页
     ·光学测试第53页
     ·循环伏安法(CV)测试第53-54页
     ·DFT 理论计算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热稳定性第54页
     ·光学性质第54-56页
     ·循环伏安法(CV)的计算结果第56页
     ·DFT 计算模拟的分子轨道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芯片封装中芯片崩裂的改善
下一篇:引线框架镀锡层变色与可焊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