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重要意义 | 第8-9页 |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输电线路雷击放电的原理 | 第11-22页 |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 第11-12页 |
·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形成 | 第12页 |
·瓷瓶击穿放电的原理 | 第12-13页 |
·雷电参数 | 第13-14页 |
·雷暴日与雷暴小时 | 第13页 |
·地面落雷密度 | 第13页 |
·雷电流的幅值 | 第13-14页 |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 | 第14-22页 |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计算 | 第14-15页 |
·线路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15-19页 |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 第22-37页 |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 第22页 |
·架设避雷线 | 第22-24页 |
·架设避雷线 | 第22-23页 |
·采用绝缘避雷线防雷 | 第23-24页 |
·降低铁塔接地电阻 | 第24-26页 |
·避雷线与塔脚电阻相配合 | 第24页 |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型式 | 第24-25页 |
·目前降低铁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 第25-26页 |
·安装线路避雷器 | 第26-29页 |
·架设耦合地线 | 第29-30页 |
·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 第30页 |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 第30-31页 |
·某些重点地段的保护措施 | 第31-32页 |
·发电厂及变电所进线段的保护 | 第31页 |
·对线路交叉跨越档的保护 | 第31页 |
·对大跨越档的保护 | 第31-32页 |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 | 第32-37页 |
·绝缘子串的选择 | 第32-35页 |
·塔头空气间隙和绝缘的选择 | 第35页 |
·加强线路绝缘 | 第35页 |
·双回输电线路不同回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 第35-37页 |
第四章 66kV龙富线防雷设计 | 第37-43页 |
·66kV 龙富线简介 | 第37页 |
·66kV 龙富线防雷设计 | 第37-43页 |
·设计依据 | 第37页 |
·设计范围 | 第37页 |
·设计遵循的规程规范 | 第37-38页 |
·路径及地形情况 | 第38页 |
·地质情况 | 第38页 |
·气象条件 | 第38-39页 |
·导线与避雷线 | 第39-40页 |
·绝缘配合与防雷接地 | 第40-43页 |
第五章 66kV龙富线的实施和防雷工作 | 第43-48页 |
·66kV 龙富线的实施 | 第43-44页 |
·安全优质施工 | 第43页 |
·严格按规范管理 | 第43-44页 |
·66kV 龙富线的防雷工作 | 第44-48页 |
·辽宁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 | 第44页 |
·鞍山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 | 第44-45页 |
·66kV 龙富线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