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系统数据流重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网络安全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安全技术 | 第13-14页 |
·论文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6-23页 |
·入侵检测的概念 | 第16-17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 第17-20页 |
·根据数据来源分类 | 第17-18页 |
·根据检测方法分类 | 第18-20页 |
·通用入侵检测框架 | 第20-21页 |
·入侵检测系统架构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IP分片重组 | 第23-39页 |
·分片重组原理 | 第23页 |
·分片攻击 | 第23-26页 |
·拒绝服务攻击 | 第24页 |
·Linux分片重叠处理 | 第24-26页 |
·分片攻击手段 | 第26页 |
·LINUX分片重组算法 | 第26-30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26-28页 |
·分片重组算法 | 第28-30页 |
·算法评价 | 第30页 |
·RFC815算法 | 第30-32页 |
·分片处理算法 | 第30-31页 |
·洞描述符链表的管理 | 第31-32页 |
·伸展树 | 第32-34页 |
·伸展操作 | 第32-33页 |
·伸展树的基本操作 | 第33-34页 |
·基于改进的RFC815和伸展树的分片重组算法 | 第34-38页 |
·基于伸展树的IP包定位 | 第34-35页 |
·RFC815改进算法 | 第35-37页 |
·算法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TCP流重组 | 第39-51页 |
·TCP协议 | 第39-43页 |
·TCP协议首部结构 | 第39-40页 |
·TCP连接的生命周期 | 第40-41页 |
·滑动窗口协议 | 第41-42页 |
·TCP数据缓冲区分析 | 第42-43页 |
·TCP连接状态管理 | 第43-46页 |
·TCP流重组安全问题 | 第46-47页 |
·基于伸展树的TCP流重组算法 | 第47-50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算法描述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数据流重组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60页 |
·网络数据包截获原理和方法 | 第51-54页 |
·BPF | 第51-52页 |
·libpcap | 第52-54页 |
·TCP/IP协议解析 | 第54-57页 |
·系统测试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