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现场总线概述 | 第7-9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重点 | 第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PROFIBUS现场总线 | 第11-22页 |
·PROFIBUS概述 | 第11页 |
·PROFIBUS的组成 | 第11-12页 |
·PROFIBUS的协议结构 | 第12-14页 |
·PROFIBUS的通信模型 | 第14-18页 |
·物理层 | 第14-16页 |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FDL) | 第16-17页 |
·应用层 | 第17-18页 |
·PROFIBUS总线存取协议 | 第18-20页 |
·令牌传递方式 | 第19页 |
·主-从方式 | 第19-20页 |
·PROFIBUS总线与当前有影响的几种现场总线的比较 | 第20-21页 |
·PROFIBUS总线与CAN总线的比较 | 第20页 |
·PROFIBUS总线与基金会现场总线的比较 | 第20-21页 |
·PROFIBUS总线与LonWorks总线的比较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22-45页 |
·PROFIBUS-DP系统功能 | 第22-23页 |
·PROFIBUS-DP系统配置 | 第23-25页 |
·PROFIBUS-DP设备类型 | 第25-26页 |
·1类DP主站(DPM1) | 第25页 |
·DP从站 | 第25-26页 |
·2类DP主站(DPM2) | 第26页 |
·DP组合设备 | 第26页 |
·各类DP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 第26-30页 |
·DP通信关系和DP数据交换 | 第26页 |
·初始化阶段,重启动和用户数据通信 | 第26-30页 |
·PROFIBUS-DP控制系统的构建方案 | 第30-31页 |
·PROFIBUS-DP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31-44页 |
·现场设备的接口形式 | 第32页 |
·DP控制系统硬件、软件描述 | 第32-37页 |
·多种DP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37-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PROFIBUS-DP智能从站接口模块的开发 | 第45-73页 |
·PROFIBUS-DP从站开发概述 | 第45-46页 |
·PROFIBUS-DP从站开发方案 | 第45-46页 |
·采用SPC3协议芯片开发PROFIBUS-DP从站的步骤 | 第46页 |
·完善Development kit4开发包 | 第46-50页 |
·Development kit4开发包介绍 | 第46-47页 |
·完善Development kit4开发包 | 第47-50页 |
·通信协议芯片SPC3 | 第50-54页 |
·SPC3的组成和结构 | 第50-52页 |
·用SPC3实现数据通信 | 第52-54页 |
·智能从站接口模块硬件设计 | 第54-58页 |
·硬件设计整体结构 | 第54-55页 |
·存储空间分配 | 第55-56页 |
·各部分接口设计 | 第56-58页 |
·智能从站接口模块软件开发 | 第58-66页 |
·智能从站接口模块软件开发总体思路 | 第58-59页 |
·DP从站状态机 | 第59-60页 |
·软件模块介绍 | 第60-66页 |
·GSD文件 | 第66-70页 |
·可靠性设计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PROFIBUS-DP智能从站接口模块的测试 | 第73-76页 |
·测试平台与步骤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课题总结 | 第76-77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77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学位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