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导论 | 第6-14页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第6-8页 |
二、社会保障立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五、创新与局限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的社会背景 | 第14-29页 |
一、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式微 | 第14-16页 |
二、新式社会保障问题的凸现 | 第16-20页 |
三、世界社会保障立法潮流及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影响 | 第20-23页 |
四、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合法性面临的挑战 | 第23-29页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 | 第29-40页 |
一、指导思想: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所阐释的三民主义思想 | 第29-34页 |
二、立法原则 | 第34-40页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 第40-72页 |
一、社会保险抚恤立法 | 第40-48页 |
二、社会救助立法 | 第48-54页 |
三、社会福利立法 | 第54-59页 |
四、社会优抚立法 | 第59-63页 |
五、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立法 | 第63-70页 |
六、社会保障立法的特点 | 第70-72页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法规的实施绩效考察 | 第72-96页 |
一、成效及影响 | 第73-79页 |
二、不足与问题 | 第79-86页 |
三、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的制度设计和实践存在差距的原因 | 第86-96页 |
结语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