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智能光网络需要解决域间通信问题 | 第16-17页 |
·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型 | 第17-18页 |
·论文的意义和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智能光网络(ASON)结构及其分域特点 | 第20-29页 |
·ASON的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ASON的特点和优势 | 第22页 |
·ASON光网络的域模型 | 第22-28页 |
·分域的意义 | 第22-24页 |
·域模型 | 第24-25页 |
·域的用户接口(UNI) | 第25-27页 |
·域间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Web Services机制研究 | 第29-38页 |
·构成Web Services平台的基本要素 | 第29-31页 |
·Web Services的实现模型 | 第31-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利用Web Services机制控制ASON单域 | 第38-51页 |
·Web Services通过UNI控制单域 | 第38-45页 |
·BUNIA组件 | 第38-40页 |
·利用BUNIA组件进行单域单播 | 第40-42页 |
·利用BUNIA组件进行单域组播 | 第42-45页 |
·单域控制的Web Services定义 | 第45-46页 |
·Web Services单域控制实验 | 第46-50页 |
·实验环境 | 第46-47页 |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利用Web Services机制实现ASON跨域组播 | 第51-77页 |
·域模型扩展 | 第51-53页 |
·跨域组播模型 | 第53-59页 |
·跨域组播模型下的算法研究 | 第59-64页 |
·多域汇聚 | 第59-61页 |
·基于虚拓扑的路径选择算法 | 第61-64页 |
·错误处理机制 | 第64页 |
·跨域组播模型的原形实现 | 第64-74页 |
·域模型描述 | 第64-67页 |
·网络拓扑描述 | 第67-71页 |
·服务描述 | 第71-72页 |
·原形实现 | 第72-74页 |
·跨域组播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现场实验部署 | 第74-7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结束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1: BUNIA与UNI-C的接口规范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与的项目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