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平推式滑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红层边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降雨对滑坡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滑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单级平推式滑坡实例研究 | 第22-33页 |
·南阳碥滑坡基本特征 | 第22-25页 |
·滑坡形态特征 | 第22-24页 |
·滑体特征 | 第24页 |
·滑带及滑床特征 | 第24页 |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 第24-25页 |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第25页 |
·滑坡稳定性及成因机制分析 | 第25-31页 |
·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5-29页 |
·滑坡成因机制初步分析 | 第29-31页 |
·单级平推式滑坡的特点 | 第31-33页 |
第3章 多级平推式滑坡实例研究 | 第33-48页 |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3-35页 |
·气象水文 | 第33-34页 |
·地形地貌 | 第34页 |
·地层岩性 | 第34页 |
·地质构造及其活动 | 第34-35页 |
·滑坡特征 | 第35-39页 |
·滑坡形态特征 | 第35-36页 |
·滑体特征 | 第36页 |
·滑带及滑床特征 | 第36-37页 |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 第37-38页 |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第38-39页 |
·滑坡稳定性及成因机制分析 | 第39-47页 |
·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变形破坏过程研究 | 第43-47页 |
·多级平推式滑坡的特点 | 第47-48页 |
第4章 平推式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 | 第48-81页 |
·平推式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 | 第48-56页 |
·物理模拟概念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物理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物理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物理模拟获得的主要认识 | 第56页 |
·平推式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第56-81页 |
·数值模拟原理及其建模平台 | 第57-58页 |
·单级平推式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第58-69页 |
·多级平推式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第69-75页 |
·降雨对平推式滑坡的作用机理 | 第75-81页 |
第5章 平推式滑坡防治对策研究 | 第81-98页 |
·地表排水治理措施研究 | 第81-87页 |
·地表排水工程实例研究 | 第81-84页 |
·地表排水工程设计原则 | 第84-85页 |
·地表排水工程的效果分析 | 第85-86页 |
·地表排水工程优化建议 | 第86-87页 |
·地下排水治理措施研究 | 第87-98页 |
·地下排水工程实例研究 | 第88-89页 |
·地下排水工程设计原则 | 第89页 |
·地下排水工程效果分析 | 第89-97页 |
·地下排水工程优化建议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