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第一章 从单一到多元:《山西晚报》副刊的发展历程 | 第17-27页 |
·文艺副刊的尝试期(1999年12月—2002年10月) | 第17-20页 |
·突出文化性 | 第18页 |
·注重文艺性 | 第18-19页 |
·强调知识性 | 第19-20页 |
·综合性副刊的调整(2002年10月—2007年末) | 第20-23页 |
·强化贴近性,突出地域味 | 第21-22页 |
·注重可读性,增强吸引力 | 第22页 |
·精办专刊、周刊,强调实用性 | 第22-23页 |
·“大副刊”的多元发展(2008年至今) | 第23-27页 |
·打造品牌栏目 | 第24页 |
·延伸新闻版面 | 第24-25页 |
·融入平民生活 | 第25页 |
·彰显文化品位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大副刊理念下的独特风格:《山西晚报》副刊的特色 | 第27-41页 |
·始终如一的办刊宗旨 | 第27-29页 |
·突出地域性,体现浓郁的晋味 | 第27-28页 |
·突出新闻性,增强副刊时效性 | 第28页 |
·注重服务性,拉近受众的距离 | 第28-29页 |
·扎根于读者,保持副刊的活力 | 第29页 |
·《山西晚报》大副刊的内容特色 | 第29-35页 |
·配合新闻,延伸和补充正刊 | 第33-34页 |
·传递知识,满足读者求知欲 | 第34页 |
·提供服务,指导生活与消费 | 第34-35页 |
·消解深度,提供娱乐与消遣 | 第35页 |
·个性化编排:《山西晚报》副刊的版式特点 | 第35-41页 |
·版式典雅大气 | 第36-37页 |
·标题引人注目 | 第37页 |
·灵活运用图片 | 第37-39页 |
·编排合理规范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改革困境:《山西晚报》副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1-49页 |
·外部压力:《山西晚报》副刊面临的生存困境 | 第41-45页 |
·广电与网络的巨大冲击 | 第41-43页 |
·报业市场的同质化竞争 | 第43-44页 |
·副刊版面受到正刊挤压 | 第44-45页 |
·内部缺陷:当前《山西晚报》副刊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聚焦文化现象,易忽视副刊整体的文化内涵 | 第45-46页 |
·注重知识传递,易忽视副刊知识的整合传播 | 第46-47页 |
·迎合受众口味,易导致副刊内容趋于低俗化 | 第47-48页 |
·提供实用信息,易导致副刊与广告边界模糊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山西晚报》副刊未来发展策略 | 第49-59页 |
·打造品牌,推出精品版面和专栏 | 第49-51页 |
·明确副刊品牌定位 | 第49-50页 |
·注重副刊品牌形象 | 第50页 |
·整合副刊品牌传播 | 第50-51页 |
·加强策划,设置多元化的版面内容 | 第51-53页 |
·加快新闻性副刊的“新闻性”回归 | 第51-52页 |
·加强对知识性副刊的内容策划 | 第52页 |
·满足受众对服务性副刊的多元化需求 | 第52-53页 |
·丰富受众在文艺性副刊中的情感体验 | 第53页 |
·与时俱进,借鉴和依托网络媒体 | 第53-55页 |
·借鉴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 | 第54页 |
·依托网络,实现报网互动 | 第54-55页 |
·立足本地,突出晋味元素 | 第55-56页 |
·栏目(版面)设置及内容要体现本土特色 | 第55-56页 |
·注重培养本土作者 | 第56页 |
·培养人才,提升副刊编辑的素质 | 第56-59页 |
·增强文化底蕴 | 第57页 |
·提高创新和策划能力 | 第57-58页 |
·增强责任意识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