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般人格权
引言 | 第1-10页 |
一、人格与人格权 | 第10-16页 |
(一) 人格 | 第10-13页 |
1、罗马法上的人格 | 第10-11页 |
2、现代法律中的人格概念 | 第11-13页 |
(二) 人格权 | 第13-16页 |
1、人格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2、人格权不可完全列举 | 第14-16页 |
二、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及立法体例 | 第16-22页 |
(一) 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20页 |
1、一般人格权概念的萌芽 | 第16-18页 |
2、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和发展 | 第18-20页 |
(二) 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体例 | 第20-22页 |
1、德国 | 第20-21页 |
2、瑞士 | 第21页 |
3、日本 | 第21-22页 |
4、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22页 |
三、一般人格权的基本理论 | 第22-31页 |
(一) 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与人格权辨析 | 第22-24页 |
(二) 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24-29页 |
1、关于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学说 | 第24-27页 |
2、一般人格权的概念 | 第27-28页 |
3、一般人格权的法律特征 | 第28-29页 |
(三) 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 第29-31页 |
1、学界对一般人格权内容的概括 | 第29-30页 |
2、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 第30-31页 |
四、完善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的建议 | 第31-40页 |
(一) 我国的一般人格权立法现状 | 第31-34页 |
1、《宪法》的原则性规定 | 第32页 |
2、民事基本法的规定 | 第32页 |
3、单行法律的规定 | 第32-34页 |
4、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34页 |
(二) 完善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的必要性 | 第34-37页 |
1、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存在着许多缺陷 | 第34-36页 |
2、完善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第36-37页 |
(三) 完善我国一般人格权立法的建议 | 第37-40页 |
1、在民事基本法中对一般人格权做出规定 | 第37页 |
2、明确侵犯一般人格权的构成要件 | 第37-38页 |
3、完善侵害一般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