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整体骨架碰撞计算机仿真与耐撞性分析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碰撞仿真计算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中的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基本力学模型与方程 | 第16-20页 |
·多物体接触碰撞系统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基本方程 | 第17-18页 |
·虚功原理求解 | 第18-19页 |
·有限元离散 | 第19-20页 |
·弹塑性材料简化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接触界面的处理方法 | 第21-24页 |
·接触界面的搜寻方法 | 第22-23页 |
·碰撞接触力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第3章 客车骨架及构件耐撞性问题分析 | 第24-34页 |
·计算分析平台选择 | 第24页 |
·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机理 | 第24-25页 |
·客车车体理想耐撞性能与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客车骨架结构特点 | 第26-27页 |
·骨架基本构件耐撞性能分析 | 第27-31页 |
·分析方案确定 | 第27-28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28-29页 |
·碰撞变形分析 | 第29-30页 |
·碰撞加速度分析 | 第30-31页 |
·构件耐撞性提高改进方法 | 第31-34页 |
·构件壁厚 | 第31-32页 |
·结构预变形 | 第32-34页 |
第4章 客车骨架碰撞有限元建模技术分析 | 第34-43页 |
·碰撞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影响 | 第34-36页 |
·常用的几种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4页 |
·杆系结构与板壳结构以及杆板组合结构比较 | 第34-36页 |
·全弹塑性体结构与弹塑性刚性体组合结构比较 | 第36页 |
·单元尺寸的影响 | 第36-39页 |
·网格密度分布的影响 | 第39-40页 |
·接触与摩擦的影响 | 第40-41页 |
·时间步长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5章 客车骨架碰撞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第43-52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3-44页 |
·典型客车骨架的技术参数 | 第44-45页 |
·8m客车骨架技术参数 | 第44-45页 |
·12m客车骨架技术参数 | 第45页 |
·单元与材料模型确定 | 第45-46页 |
·几何模型建立 | 第46-48页 |
·网格划分 | 第48-50页 |
·载荷约束与仿真计算参数设置 | 第50-52页 |
·载荷约束 | 第50-51页 |
·仿真计算参数设置 | 第51-52页 |
第6章 碰撞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63页 |
·8m客车碰撞仿真结果 | 第52-57页 |
·骨架变形分析 | 第52-54页 |
·乘员生存空间分析 | 第54-55页 |
·碰撞加速度分析 | 第55-57页 |
·12m客车碰撞仿真结果 | 第57-60页 |
·骨架变形分析 | 第57-58页 |
·乘员生存空间分析 | 第58-59页 |
·碰撞加速度分析 | 第59-60页 |
·耐撞性能比较与结构改进 | 第60-63页 |
·两辆客车骨架耐撞性能比较 | 第60-61页 |
·提高耐撞性能措施 | 第61-6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研究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