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8页 |
| ·引言 | 第9页 |
| ·不稳定流动现象的分类 | 第9-14页 |
| ·按聚合物类型分 | 第9-12页 |
| ·按流变仪驱动方式分 | 第12-13页 |
| ·按口模内熔体在壁面的滑动方式分 | 第13-14页 |
| ·不同挤出畸变现象及其机理探讨 | 第14-22页 |
| ·鲨鱼皮畸变 | 第14-15页 |
| ·粘—滑转变 | 第15-20页 |
| ·流动分裂(挤出分裂) | 第20-21页 |
| ·整体破裂 | 第21页 |
| ·强壁滑现象 | 第21-22页 |
| ·熔体破裂后光滑及二次破裂现象 | 第22页 |
| ·改善熔体破裂的方法: | 第22-26页 |
| ·添加加工助剂法 | 第22-24页 |
| ·通过有机涂层改变口模表面状况 | 第24页 |
| ·改变口模的材质 | 第24-25页 |
| ·改变口模的长径比和入口角 | 第25页 |
| ·其它方法 | 第25-2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线型聚乙烯及其共混物的鲨鱼皮畸变 | 第28-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原材料和共混物制备 | 第28-29页 |
| ·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内容 | 第3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 ·几种HDPE熔体的稳态剪切粘度曲线 | 第30-32页 |
| ·其它聚合物熔体的稳态剪切粘度曲线 | 第32页 |
| ·不同种类聚合物的鲨鱼皮畸变 | 第32-34页 |
| ·影响HDPE熔体鲨鱼皮畸变的因素 | 第34-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不同聚乙烯熔体的挤出压力振荡现象 | 第43-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 ·物料: | 第43-44页 |
| ·仪器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 ·不同聚乙烯及其共聚物挤出畸变现象对比 | 第44-46页 |
| ·不同物料熔体粘性的比较 | 第46页 |
| ·不同物料弹性和壁面粘附情况的比较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对HDPE挤出压力振荡的定量描述 | 第50-6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 ·原材料 | 第50-51页 |
| ·仪器: | 第51页 |
| ·实验内容: | 第51页 |
| ·对压力振荡定量描述的方法 | 第51-5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 ·不同物料挤出压力振荡的定量描述 | 第53-55页 |
| ·不同温度下挤出压力振荡的定量比较: | 第55-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HDPE与LLDPE挤出压力振荡的比较 | 第61-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 ·原材料 | 第61页 |
| ·仪器 | 第61页 |
| ·实验内容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 ·压力—时间曲线的比较 | 第62-63页 |
| ·流动曲线的比较 | 第63-64页 |
| ·挤出物表观的比较 | 第64-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支化聚合物的压力振荡现象 | 第68-7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页 |
| ·原材料: | 第68页 |
| ·仪器: | 第6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 ·不同支化聚合物的压力振荡现象 | 第68-70页 |
| ·压力振荡图及流动曲线的分析 | 第70-72页 |
| ·温度对LDPE压力振荡的影响 | 第72-75页 |
| ·膨胀比及挤出物表观的分析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共混对HDPE挤出压力振荡的影响 | 第78-88页 |
|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 ·原材料共混物制备: | 第78页 |
| ·仪器: | 第78-79页 |
| ·实验内容 | 第7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6页 |
| ·不同物料与HDPE5000S共混(共混比相同)对压力振荡的影响 | 第79-82页 |
| ·不同共混比例对压力振荡的影响 | 第82-85页 |
| ·温度对共混物压力振荡的影响 | 第85-86页 |
| ·结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94-95页 |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