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问题的提起 | 第10-11页 |
(二)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网络和网络伦理 | 第13-19页 |
(一) 网络 | 第13-14页 |
(二) 网络伦理 | 第14-19页 |
1、网络伦理的含义 | 第14-15页 |
2、网络伦理的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3、网络伦理的困境 | 第17-19页 |
三、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与成因分析 | 第19-38页 |
(一) 青少年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调查分析 | 第19-26页 |
(二) 青少年学生在接触和利用网络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问题 | 第26-38页 |
1、网络文化霸权及多元文化的传播导致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异化 | 第26-29页 |
2、虚拟、间接的交往方式导致青少年学生人际关系松散,引发道德冷漠 | 第29-31页 |
3、网络信息垃圾毒害青少年心灵,产生伦理危机 | 第31-34页 |
4、网络的隐藏性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 | 第34-36页 |
5、网络沉溺引发青少年网络瘾症,导致人格异常 | 第36-38页 |
四、学校德育应对青少年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38-50页 |
(一) 在观念上,树立主体性教育观,提高青少年道德主体意识 | 第39-42页 |
(二) 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网络伦理教育内容 | 第42-43页 |
(三) 在法律上,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 第43-47页 |
(四) 在外部环境上,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