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树脂的聚合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 ·材料阻燃的重大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 第11-16页 |
| ·燃烧的定义 | 第11-12页 |
| ·火的四要素 | 第12页 |
| ·聚合物的燃烧机制 | 第12-14页 |
| ·烟的产生和危害 | 第14-15页 |
| ·聚合物的成炭性 | 第15-16页 |
| ·高分子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分类 | 第16-17页 |
| ·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第17页 |
| ·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 | 第17-21页 |
| ·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 第17-18页 |
| ·本质阻燃高聚物 | 第18-19页 |
|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理论和现实依据 | 第21-37页 |
| ·成纤高聚物的基本性质 | 第21-22页 |
| ·对成纤高聚物的一般要求 | 第21页 |
| ·成纤高聚物的改性方法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 ·概述 | 第23-24页 |
| ·缩合反应化学原理 | 第24-25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解决问题的途径 | 第26页 |
| ·选取合适的改性剂 | 第26-29页 |
| ·改性剂的筛选和使用原则 | 第26-27页 |
| ·α,ω二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 第27页 |
| ·增韧机理 | 第27-28页 |
| ·硼酸对改性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凝胶现象和凝胶理论 | 第29-31页 |
| ·Carothers理论 | 第29-30页 |
| ·Flory理论 | 第30-31页 |
|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与合成纺丝工艺之间的关系 | 第31-37页 |
|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 | 第31-32页 |
| ·高聚物流动性的表征 | 第32-34页 |
| ·纺丝工艺原理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7-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 ·实验设备 | 第38-39页 |
|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 | 第39-40页 |
| ·聚合工艺条件的优选 | 第40页 |
| ·物料配比的优选 | 第40-41页 |
| ·改性三聚氰胺树脂及纤维的性能测试 | 第41-47页 |
| ·表观粘度的测定 | 第41页 |
| ·极氧指数(LOI)的测定 | 第41-42页 |
| ·DSC热分析 | 第42页 |
| ·TG-DTA热分析 | 第4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页 |
| ·树脂胶膜的制备 | 第42-43页 |
| ·树脂的力学性能测定 | 第43-44页 |
| ·树脂游离醛含量的测定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69页 |
| ·聚合工艺条件的优选 | 第47-51页 |
| ·固含量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 第47-48页 |
| ·PH值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温度对聚合体系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物料配比的优选 | 第51-55页 |
| ·正交实验的设计 | 第51-52页 |
| ·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52-55页 |
| ·树脂性能的测试 | 第55-69页 |
| ·树脂机械性能的测试 | 第55-57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9页 |
| ·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第59-61页 |
| ·材料的DTA差热分析 | 第61-62页 |
| ·材料的DSC热分析 | 第62-63页 |
| ·树脂的游离醛含量分析 | 第63-67页 |
| ·树脂的极氧指数分析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