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辣椒苗期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蔬菜耐热性研究进展(综述) | 第10-18页 |
1 高温胁迫的温度和类型 | 第10-11页 |
1.1 高温胁迫温度 | 第10-11页 |
1.2 高温胁迫类型 | 第11页 |
2 耐热性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1 田间自然高温条件鉴定法 | 第11页 |
2.2 人工模拟高温逆境鉴定法 | 第11-12页 |
2.3 实验室鉴定法 | 第12页 |
3 高温胁迫对蔬菜作物的影响 | 第12-16页 |
3.1 对生长的影响 | 第12页 |
3.2 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 第12-13页 |
3.3 对矿质营养元素代谢的影响 | 第13页 |
3.4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13-14页 |
3.5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页 |
3.6 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4页 |
3.7 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4-15页 |
3.8 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4 蔬菜耐热性的分子标记 | 第16页 |
5 蔬菜耐热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 第16页 |
6 耐热性研究展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高温胁迫对辣椒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8-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19-20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2.1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 对细胞间隙CO_2浓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24页 |
2.5 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6 对叶绿素总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辣椒苗期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8-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2.1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2.5 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2.6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全文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