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采购是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 | 第10-11页 |
1.1.2 对采购活动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技术革新 | 第11页 |
1.1.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利于电子化采购的实施 | 第11-12页 |
1.2 采购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关于采购模式 | 第12-13页 |
1.2.2 关于电子化采购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采购模式分类与采购模式选择 | 第19-28页 |
2.1 采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第19-22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2 采购的重要性分析 | 第20-22页 |
2.2 采购模式的分类 | 第22-26页 |
2.2.1 集中采购模式 | 第22-24页 |
2.2.2 分散采购模式 | 第24-25页 |
2.2.3 集中/分散采购模式 | 第25-26页 |
2.3 采购模式的选择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电子化采购相关概念分析及框架 | 第28-50页 |
3.1 电子化采购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28-35页 |
3.1.1 电子化采购的基本内涵 | 第28-29页 |
3.1.2 电子化采购的优点 | 第29-30页 |
3.1.3 电子化采购的流程 | 第30-31页 |
3.1.4 电子化采购与传统采购的比较 | 第31-35页 |
3.2 电子化采购的一般框架 | 第35-44页 |
3.2.1 电子化采购的一般框架 | 第35页 |
3.2.2 框架中的功能 | 第35-38页 |
3.2.3 电子化采购的主要模式 | 第38-44页 |
3.3 电子化采购与采购模式 | 第44-49页 |
3.3.1 电子化采购对采购模式的促进作用 | 第44-46页 |
3.3.2 电子化采购模式的选择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日韩钢铁企业电子化采购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50-61页 |
4.1 日韩钢铁企业简介 | 第50-51页 |
4.1.1 日本新日铁钢铁公司概况 | 第50-51页 |
4.1.2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概况 | 第51页 |
4.2 采购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6页 |
4.2.1 新日铁采购模式分析 | 第51-54页 |
4.2.2 浦项采购模式分析 | 第54-55页 |
4.2.3 对我国企业的几点启示 | 第55-56页 |
4.3 电子化采购系统分析及启示 | 第56-60页 |
4.3.1 通用物品中立平台的电子采购系统 | 第57-58页 |
4.3.2 特定物品电子采购系统 | 第58页 |
4.3.3 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启示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宝钢电子化采购方案的设计 | 第61-75页 |
5.1 宝钢概况 | 第61-62页 |
5.2 宝钢的采购模式分析 | 第62-67页 |
5.2.1 宝钢以前实施采购的基本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62-65页 |
5.2.2 选择集中采购模式的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5.2.3 宝钢集团集中采购和现有采购的比较 | 第66-67页 |
5.3 电子化采购方案的设计 | 第67-74页 |
5.3.1 设计原则 | 第67页 |
5.3.2 设计目标与功能 | 第67-69页 |
5.3.3 电子化采购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69-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75-76页 |
6.2 主要贡献 | 第76页 |
6.3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