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6页 |
一、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之界定 | 第6-15页 |
(一)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内涵 | 第6-10页 |
(二)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特征 | 第10-11页 |
1、现实性 | 第10页 |
2、局域性 | 第10-11页 |
3、可利用性 | 第11页 |
(三)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构成 | 第11-15页 |
1、已经实施的国家法 | 第11-12页 |
2、习惯法 | 第12页 |
3、村规民约 | 第12-13页 |
4、社区规范 | 第13-14页 |
5、商会规约 | 第14页 |
6、宗教规范 | 第14-15页 |
二、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 第15-21页 |
(一) 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外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 第15-18页 |
1、利用本土资源是外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 第15-17页 |
2、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 第17-18页 |
(二) 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要求 | 第18-21页 |
1、实现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终极目标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 第18-19页 |
2、解决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阶段问题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 第19页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 第19-20页 |
4、法律功能的实现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 第20页 |
5、应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利用本土资源 | 第20-21页 |
三、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整合 | 第21-28页 |
(一)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目的 | 第21-22页 |
1、实现国家法 | 第21-22页 |
2、建构制度 | 第22页 |
(二)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价值选择 | 第22-25页 |
1、人权 | 第22-23页 |
2、效益 | 第23页 |
3、公平 | 第23-24页 |
4、自由 | 第24页 |
5、和谐 | 第24-25页 |
(三)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具体途径 | 第25-28页 |
1、自然整合 | 第25-26页 |
2、人为整合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英文摘要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5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