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绪论 | 第12-24页 |
| 第一章 流行歌曲与修辞学 | 第24-61页 |
| 第一节 作为新的文化表达方式的流行歌曲 | 第24-35页 |
| 一、通俗与流行的争论 | 第25-27页 |
| 二、流行歌曲的种种界定 | 第27-33页 |
| 三、流行歌曲的重新界定 | 第33-35页 |
| 第二节 流行歌曲的发展轨迹 | 第35-43页 |
| 一、发生期:文化开拓的蹒跚学步 | 第35-36页 |
| 二、复苏期:理性现实主义的浪漫激情 | 第36-38页 |
| 三、发展期:现代主义的反思勇气 | 第38-41页 |
| 四、过剩期:后现代主义的过剩焦虑 | 第41-43页 |
| 第三节 修辞与修辞学 | 第43-56页 |
| 一、古典修辞学的“说服论” | 第44-46页 |
| 二、新修辞学的“认同说” | 第46-48页 |
| 三、修辞与选择 | 第48-52页 |
| 四、修辞与修辞学 | 第52-56页 |
| 第四节 流行歌曲与修辞学 | 第56-61页 |
| 第二章 流行歌曲的文本修辞学 | 第61-121页 |
| 第一节 怀旧 | 第61-88页 |
| 一、流行歌曲的怀旧模式 | 第63-76页 |
| 二、怀旧作为文本修辞 | 第76-81页 |
| 三、怀旧对于当代文化的本体论意义 | 第81-88页 |
| 第二节 爱情 | 第88-121页 |
| 一、流行歌曲的情感化历程 | 第89-93页 |
| 二、流行歌曲中的爱情模式 | 第93-99页 |
| 三、爱情作为文本修辞 | 第99-104页 |
| 四、流行歌曲中爱情的话语修辞 | 第104-112页 |
| 五、爱情对当代文化的重要意义 | 第112-121页 |
| 第三章 流行歌曲的运作修辞学 | 第121-186页 |
| 第一节 明星及明星制 | 第122-153页 |
| 一、明星文化发生史 | 第122-125页 |
| 二、明星身份的确认和价值承载 | 第125-129页 |
| 三、明星身体的欲望逻辑 | 第129-135页 |
| 四、明星文化的具体语境 | 第135-144页 |
| 五、大众与明星认同的具体方式 | 第144-149页 |
| 六、明星及明星制的重要意义 | 第149-153页 |
| 第二节 演唱会 | 第153-186页 |
| 一、演唱会作为文化运作方式 | 第154-156页 |
| 二、演唱会的文化逻辑 | 第156-161页 |
| 三、演唱会的空间修辞学 | 第161-169页 |
| 四、观看的政治学 | 第169-186页 |
| 第四章 流行歌曲:当代社会的文化修辞学 | 第186-218页 |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场的形成 | 第187-191页 |
| 第二节 场内部的分化 | 第191-199页 |
| 第三节 流行歌曲对当代文化矛盾的修辞表达 | 第199-218页 |
| 一、流行与高雅 | 第199-203页 |
| 二、青年与社会 | 第203-211页 |
| 三、本土与国际 | 第211-218页 |
| 结论 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 第218-2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5-241页 |
| 附录 | 第241-257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257-259页 |
| 后记 | 第259-260页 |
| 勘误表 | 第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