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6页 | 
| 1.1 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方法 | 第9-13页 | 
| 1.1.1 光学三角法测量 | 第11页 | 
| 1.1.2 光学相位测量法 | 第11-13页 | 
| 1.1.2.1 莫尔条纹轮廓术 | 第12页 | 
| 1.1.2.2 相位测量轮廓术 | 第12-13页 | 
| 1.1.2.3 傅立叶变换轮廓术 | 第13页 | 
| 1.2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2.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原理 | 第16-25页 | 
| 2.1 相位计算 | 第17-19页 | 
| 2.2 相位展开 | 第19-21页 | 
| 2.3 傅立叶变换轮廓术测量范围的限制条件 | 第21-23页 | 
| 2.4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误差的分析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采用双频光栅投影的傅立叶变换轮廓术 | 第25-39页 | 
| 3.1 双频光栅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原理 | 第26-27页 | 
| 3.2 关于双频光栅傅立叶变换轮廓术的基频选择问题 | 第27-32页 | 
| 3.3 双频光栅傅立叶变换轮廓术的相位展开算法 | 第32-34页 | 
| 3.4 计算机模拟结果 | 第34-36页 | 
| 3.5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36-37页 | 
| 3.6 本章小节 | 第37-39页 | 
| 4. 采用 FTP分析方法校正 PMP测量机构的相移误差 | 第39-46页 | 
| 4.1 PMP的测量原理 | 第39-41页 | 
| 4.2 PMP相移算法中相移误差的分析 | 第41-42页 | 
| 4.3 用计算机分析及模拟相移实验误差 | 第42-4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5. 总结和展望 | 第46-48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6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7.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 8. 致谢 | 第53-54页 | 
| 9. 独创性声明 | 第54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