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 ·陶瓷连接的意义 | 第7页 |
| ·陶瓷连接技术述评 | 第7-21页 |
| ·扩散连接 | 第7-14页 |
| ·陶瓷的钎焊连接法 | 第14-17页 |
| ·陶瓷部分瞬间液相连接 | 第17-20页 |
| ·反应成形连接法 | 第20页 |
| ·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 | 第20-21页 |
| ·陶瓷材料烧结体连接的缺点 | 第21页 |
| ·先进陶瓷的坯体连接 | 第21-26页 |
| ·同种陶瓷的坯体连接技术的研究 | 第22-24页 |
| ·异种陶瓷的坯体无压连接技术的研究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研究体系 | 第26-27页 |
| ·实验设计 | 第27-29页 |
| ·原料选择 | 第27页 |
|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 ·研究方法及分析手段 | 第28-29页 |
| ·探索实验和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48页 |
| ·料浆的性能对连接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氧化铝和氧化锆的梯度连接 | 第32-43页 |
| ·Al_2O_3、ZrO_2以及三个梯度层的单组分烧结 | 第33页 |
| ·应力分析 | 第33-35页 |
| ·氧化铝和不同的梯度层连接的情况 | 第35-39页 |
| ·不同梯度层连接的情况 | 第39-43页 |
| ·连接成功的机理分析 | 第43-45页 |
| ·氧化铝和氧化锆直接连接与有中间层的陶瓷坯体连接的比较.. | 第43-44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4-45页 |
| ·坯体的烧成收缩率对连接的影响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