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个体“自我”的建构--论20世纪末的中国女性写作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正文 | 第8-43页 |
| 一、历史存在的多种形态 | 第8-15页 |
| (一) 社会学、哲学层面的历史反思 | 第8-10页 |
| (二) 情绪、想象中的碎片化历史 | 第10-11页 |
| (三) 平民视野里的历史状貌 | 第11-13页 |
| (四) 戏仿策略解构后的传统历史 | 第13-14页 |
| (五) 女性视角观照下的历史体验 | 第14-15页 |
| 二、“日常生活”的集中再现 | 第15-25页 |
| (一) “日常生活”叙事地位的嬗变 | 第16-17页 |
| (二) “日常生活”叙事的不同价值取向 | 第17-24页 |
| (三) “日常生活”叙事角落遗忘的缺憾 | 第24-25页 |
| 三、跟着感觉走:感觉化的叙事特征 | 第25-34页 |
| (一) “感觉化”叙事生成的历史与现实文化土壤 | 第26-28页 |
| (二) “感觉化”叙事的不同表现形态 | 第28-33页 |
| (三) “感觉化”叙事自身的局限 | 第33-34页 |
| 四、镜中飞翔:“自我”建构的两难境地 | 第34-43页 |
| (一) 女性/个体“自我”的建构 | 第34-36页 |
| (二) 女性写作在现时态文化语境中的两难境地 | 第36-41页 |
| (三) 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根本出路 | 第41-43页 |
| 注释 | 第43-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