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

中英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9页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第19-43页
 第一节 媒体与政治的相互影响第19-21页
 第二节 美国媒体的结构和特点第21-31页
  一、 美国媒体的结构第21-23页
  二、 美国媒体的特点第23-31页
   1 、与政府和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受其牵制第24-26页
   2 、打了折扣的新闻自由第26-27页
   3 、虚构的新闻价值和双重标准第27-28页
   4 、追求新闻轰动效应第28-30页
   5 、对商业化利润的追逐第30-31页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媒体的对华报道第31-40页
  一、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历史回顾第31-32页
  二、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结构第32-36页
   1 美国要当霸主第33-35页
   2 中国不甘落后第35-36页
  三、 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特点第36-40页
   1 、以负面报导为主第36-38页
   2 、欠公正性和双重标准第38-39页
   3 报道手法和措词太随意第39-40页
 第四节 问题的提出和论证的结构及方法第40-43页
第二章 美国媒体对炸馆事件的报道与结构因素的互动第43-71页
 第一节 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第43-48页
  一、 什么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第44-46页
  二、 什么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第46-48页
 第二节 炸馆事件报道与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互动第48-60页
  一、 炸馆事件报道的主要标题和主要言论第48-53页
   1 学生抗议是“仇外”和“排外”行为第48-49页
   2 学生抗议受到中国政府的唆使和媒体的煽动第49-51页
   3 不是蓄意轰炸而是误炸第51-53页
  二、 炸馆事件报道所体现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第53-60页
   1 、炸馆事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痕迹第53-55页
   2 、保守派记者和专栏作家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第55-60页
 第三节 炸馆事件报道与中美两国舆论和民意的互动第60-69页
  一、 炸馆事件报道与中国民意的互动第60-62页
  二、 炸馆事件报道与美国公众舆论的互动第62-67页
  三、 上述互动带来的消极影响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三章 美国媒体对中国威胁论的渲染与结构因素的互动第71-98页
 第一节 中国威胁论报道中的美国国家利益第71-75页
  一、 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界定第71-73页
  二、 中国威胁论报道与美国国家利益的互动第73-75页
 第二节 美国媒体对中国威胁论的渲染第75-83页
  一、 中国是对美国和亚洲周边邻国的严重威胁第75-78页
  二、 中国是盗窃美国核技术的窃贼第78-80页
  三、 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美国经济构成严重挑战第80-81页
  四、 中国飞船升天是对美国的又一重大威胁第81-83页
 第三节 中国威胁论报道与美国媒体记者的互动第83-96页
  一、 何谓美国媒体“蓝队”?第83-87页
  二、 美国媒体“蓝队”是宣扬中国威胁论的生力军第87-94页
   1 、1990-2000年《纽约时报》的保守派专栏作家和记者第88-91页
   2 、其他报纸的保守派记者和专栏作家第91-94页
  三、 美国媒体“蓝队”影响中美关系的一则个案分析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四章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逻辑第98-125页
 第一节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由观念建构而成第98-112页
  一、 国际社会是观念结构第99-106页
   1 、结构的生成逻辑第99-104页
   2 、观念如何产生?第104-106页
  二、 观念构建中美两国的身份第106-108页
   1 、身份从何而来?第106-107页
   2 、观念构建的身份如何界定国家利益?第107-108页
  三、 观念塑造中美两国的认同第108-112页
   1 、认同怎样产生?第108-110页
   2 、观念构建的认同如何定义利益?第110-112页
 第二节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是观念等因素的互动与共塑第112-123页
  一、 互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第113-117页
   1 、对其他学科的借鉴第113-115页
   2 、什么是互动?第115-116页
   3 、建构主义对人的因素的界定第116-117页
  二、 在互动中塑造美国媒体国家利益观第117-121页
   1 、什么是国家利益?第117-118页
   2 、国家利益形成的制约因素第118-120页
   3 、国家利益形成是观念等因素互动的结果第120-121页
  三、 在互动中构建美国媒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第121-123页
 本章小节第123-125页
第五章 建构主义对三个重要理论命题的说明第125-157页
 第一节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体现学习进化理论的缺陷第125-133页
  一、 什么是学习进化理论?第125-127页
   1 、学习是一种分析性的东西,不是现实的直接反射第126页
   2 、学习过程中寻求的是对自己“有用”或“有效”的信息第126-127页
   3 、学习主要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第127页
   4 、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决策也体现了一种学习的过程第127页
  二、 学习进化式地报道中国的弊病和缺陷第127-131页
   1 、选择性认知第128页
   2 、主观性解释第128-129页
   3 、认知结构的局限第129-130页
   4 、对以往政策成败的错误学习第130-131页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独特诠释第131-133页
 第二节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国家利益观是建构而成的第133-136页
  一、 观念是国家利益观的基石第133-134页
  二、 身份是国家利益观的加固第134-135页
  三、 集体认同是国家利益观的必由之路第135-136页
 第三节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建构第136-156页
  一、 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建构主义?第137-148页
   1 、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表现和影响第137-141页
   2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是文化建构因素的互动第141-148页
  二、 中美关系是洛克文化的建构第148-156页
   1 、建构主义对三种文化观的解读第148-150页
   2 、三种体系文化及其内化等级第150-152页
   3 、中美安全困境第152-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结论第157-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4页
附录第174-181页
后记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的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研究
下一篇:层析成像光谱仪的复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