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香港的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研究

前言第1-14页
一、 香港的越南船民问题的缘起及船民潮第14-21页
 (一) 缘起第14-17页
  1 、 推力第14-16页
  2 、 拉力第16-17页
 (二) 船民潮第17-21页
  1 、 第一波:高潮期(1978-1982)第18页
  2 、 第二波:骤升期(1988-1991)第18-21页
二、 港英政府时期的越南难民和船民政策及实施第21-37页
 (一) 港英政府的越南难民和船民政策第21-26页
  1 、 开放式难民营政策(1975.5-1982.7)第21-22页
  2 、 禁闭式难民营政策(1982.7-1988.6)第22-24页
  3 、 甄别政策(1988.6-1995.6)第24-26页
 (二) 港英政府对越南难民和船民的临时安置及服务第26-32页
  1 、 开放营时期第28-29页
  2 、 禁闭营时期第29-31页
  3 、 羁留中心时期第31-32页
 (三) 越南难民和船民对香港社会造成的影响第32-37页
  1 、 财政负担第32-34页
  2 、 社会治安第34-37页
三、 特区政府的困境及对策第37-42页
 (一) 废止“第一收容港”政策第38-39页
 (二) 推行“扩大本地收容计划”第39-42页
四、 越南难民和船民滞留香港原因探析第42-64页
 (一) 国际社会从根源上解决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的滞后性第42-52页
  1 、 人道主义援助:非本质解决途径第42-46页
  2 、 第三国安置:虎头蛇尾第46-49页
  3 、 “综合行动计划”:跛脚丫行动第49-52页
 (二) 英国慷香港之慨的难民政策第52-58页
  1 、 难民接纳的国家利益至上取向第53-55页
  2 、 借“人权法”阻扰遣返船民进程第55-58页
 (三) 香港:“难民的天堂”--与东盟难民政策之比较第58-64页
结语第64-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5-19页
附录一 表格第19-69页
 1 、 表1.2.1 1975-1998年到达香港的越南人数第19页
 2 、 表1.2.2 到达香港的越南难民的民族构成第19-25页
 3 、 表2.1.1 越南船民抵港及其后被再收容人数第25-27页
 4 、 表2.2.1 惩教署历年监管的越南船民人数第27-31页
 5 、 表2.2.2 羁留中心及居住人数第31-33页
 6 、 表2.3.1 港府、英国及联合国难民署在船民上的支出第33页
 7 、 表2.3.2 港英政府在越南难民和船民上的总支出第33-35页
 8 、 表2.3.3 越南船民与香港市民犯罪比率第35-36页
 9 、 表2.3.4 如何对待将来到达香港的难民第36页
 10 、 表2.3.5 拨款兴建船民中心的民意调查第36-55页
 11 、 表4.2.1 香港之越南难民前往最终收容国数字第55-61页
 12 、 表4.3.1 到达东南亚的越南寻求庇护者(1989.7-1993)第61页
 13 、 表4.3.2 越南船民身份甄别结果之比较第61-69页
附录二 越南船民在香港大事年表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DSP实现
下一篇: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