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丙酮酸高产菌株TP19的生理生化特征及5L罐发酵的研究

1 前言第1-20页
   ·丙酮酸的理化性质第7页
   ·丙酮酸的用途第7-9页
     ·在生化研究上的应用第8页
     ·在日化工业上的应用第8页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第8页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第8-9页
     ·在农用化学品方面的应用第9页
     ·其他应用第9页
   ·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第9-10页
   ·生产方法第10-11页
     ·化学法第11页
     ·生物发酵法第11页
     ·酶转化法第11页
   ·市场前景第11-12页
   ·发酵法生产丙酮酸的研究进展第12页
   ·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及发酵机制第12-14页
     ·丙酮酸的代谢途径第12-13页
     ·丙酮酸的发酵机制第13-14页
   ·代谢控制育种第14-17页
     ·出发菌株的选择第14-15页
     ·高产丙酮酸菌株具有的生理生化特征第15-17页
   ·发酵条件研究进展第17-18页
     ·培养基的组成第17-18页
     ·溶氧量及供氧方式第18页
     ·pH值的控制第18页
   ·课题立项背景与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材料第20-21页
     ·菌种第20页
     ·实验试剂第20-21页
   ·仪器设备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27页
     ·培养基第22-23页
     ·相关溶液第23页
     ·分析方法第23-26页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7-46页
   ·T.glabrata TP19生理生化特征实验第27-33页
     ·T.glabrata TP19营养缺陷型鉴定第27-28页
     ·氟丙酮酸抗性(FP~r)实验第28页
     ·2-D-脱氧葡萄糖抗性(2-DG~r)实验第28-29页
     ·NaCl耐性实验第29-30页
     ·以丙酮酸为唯一碳源,(NH_4)_2SO_4为唯一氮源的研究第30-31页
     ·可以同化的碳源的检验和生长特征第31-32页
     ·发酵过程中菌的形态特征第32-33页
   ·补料方式的选择第33-38页
     ·一次补料方式发酵第33-34页
     ·二次补料方式发酵第34页
     ·连续补料发酵(方式Ⅰ)第34-35页
     ·连续补料发酵(方式Ⅱ)第35-36页
     ·不同补料方式的酒精的副产第36-37页
     ·4种补料方式的对比:第37-38页
   ·T.glabrata TP19发酵生产丙酮酸的动力学特征:第38-41页
     ·不补料发酵的动力学特征第38-39页
     ·一次补料发酵时发酵曲线及动力学特征第39-40页
     ·小结第40页
     ·CO_2对发酵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供氧方式下丙酮酸的发酵第41-44页
     ·不同供氧方式下的溶氧(DO)变化第41-42页
     ·供氧方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第42-43页
     ·供氧方式对丙酮酸发酵的影响第43页
     ·三种供氧方式下糖的消耗第43-44页
     ·供氧方式对酒精副产的影响第44页
   ·本节小结第44-46页
4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结论第46页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毛衫领口性能测试方法及仪器研究
下一篇: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