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论文

欧盟反倾销法与我国应对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30页
第1章 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30-39页
 1.1 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第30页
 1.2 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第30-32页
  1.2.1 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第30-31页
  1.2.2 涉及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第31页
  1.2.3 反倾销制裁措施越来越严厉第31页
  1.2.4 征收反倾销税率不断增高第31页
  1.2.5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态度强硬第31-32页
 1.3 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1.3.1 外因考察第32-34页
  1.3.2 内因考察第34-36页
 1.4 欧盟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36-37页
 1.5 研究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必要性第37-39页
第2章 倾销的经济利弊分析及欧盟反倾销立法第39-51页
 2.1 倾销的含义及经济利弊分析第39-41页
  2.1.1 倾销的概念界定第39页
  2.1.2 倾销的经济利弊分析第39-41页
 2.2 欧盟反倾销法的基本内容第41-48页
  2.2.1 实体法第42-45页
  2.2.2 程序法第45-48页
 2.3 欧盟反倾销法的主要特点第48页
 2.4 欧盟反倾销法律对我国产品的适用情况第48-51页
  2.4.1 “一国一税”政策第48-49页
  2.4.2 关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和替代国价格的特殊规定第49-51页
第3章 欧盟反倾销法的不合理性研究第51-60页
 3.1 欧盟反倾销法的不合理性分析第51-56页
  3.1.1 欧盟在市场经济地位政策适用上的歧视性第51-53页
  3.1.2 欧盟对华反倾销新政策的消极性第53-54页
  3.1.3 欧委会限制审查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合理性第54-55页
  3.1.4 欧盟把审查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准入问题挂钩的不合理性第55-56页
 3.2 欧盟反倾销法的其他不合理性第56-60页
  3.2.1 “一国一税”制使我国所有同类出口企业均受牵连第56-58页
  3.2.2 对因果关系程度要求低而导致广义的损害概念第58-59页
  3.2.3 反规避条款使得反倾销法的适用范围扩大第59-60页
第4章 我国与欧盟反倾销的立法与实践的比较研究第60-76页
 4.1 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状况第60-69页
  4.1.1 我国反倾销法立法的历史第60页
  4.1.2 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内容第60-65页
  4.1.3 我国反倾销法律与WTO反倾销协议的关系第65-67页
  4.1.4 我国反倾销实践状况第67-69页
 4.2 我国与欧盟反倾销的立法研究第69-74页
  4.2.1 在立法历史方面第69页
  4.2.2 在立法内容方面第69-74页
 4.3 我国与欧盟反倾销的实践研究第74-76页
第5章 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研究第76-85页
 5.1 增强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反倾销诉讼中的作用第76-77页
  5.1.1 大力宣传我国逐步实现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第76页
  5.1.2 通过政府间谈判消除欧盟对我国的不公正待遇第76页
  5.1.3 争取尽快加入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典签约国行列第76-77页
 5.2 加强出口企业经营管理第77-78页
  5.2.1 按照国际惯例加强对出口产品的管理第77页
  5.2.2 规范出口竞争秩序第77-78页
  5.2.3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第78页
 5.3 积极应诉并建立健全的反倾销机制第78-81页
  5.3.1 建立预防和迅速反应机制第78-79页
  5.3.2 强化应诉立法并加大奖惩力度第79页
  5.3.3 改变应诉方式第79-80页
  5.3.4 精心挑选聘请得力的中外律师第80页
  5.3.5 设立反倾销专项基金第80-81页
  5.3.6 争取以价格承诺方式结案第81页
 5.4 利用欧盟法律合理规避反倾销税第81-82页
 5.5 加强和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第82-85页
  5.5.1 合格的申请人第82页
  5.5.2 管辖法院第82-83页
  5.5.3 损害的确定第83页
  5.5.4 初步损害调查第83页
  5.5.5 明确因果关系第83-84页
  5.5.6 增加必要的附加条件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计算及箱形加劲梁的受力研究
下一篇:船舶模型主动式减摇水舱响应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