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1000例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分析与启示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1.1 国外研究综述第7-8页
 §1.2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第8-9页
  §1.2.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无差异的研究第9页
  §1.2.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何差异的研究第9页
  §1.2.3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第9页
 §1.3 国内独生子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第10-11页
 §1.5 怎样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第11-13页
  §1.5.1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1.5.2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具体研究方法第12-13页
 §1.6 研究特点第13-15页
第二章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现状分析第15-23页
 §2.1 智力水平较高和创造力低并存第15-16页
 §2.2 独立意识强和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强集于一身第16-17页
 §2.3 自我悦纳程度高和悦纳他人程度低相交错第17-19页
 §2.4 亲和需要强和实际交往能力差相伴随第19-20页
 §2.5 行为好强和耐挫力低相交织第20-21页
 §2.6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背离第21-23页
第三章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析第23-30页
 §3.1 早期的家庭生活是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摇篮第23-27页
  §3.1.1 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结构的变化第23-25页
  §3.1.2 独生子女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变化第25-26页
  §3.1.3 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的变化对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有利影响第26页
  §3.1.4 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的变化对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不利影响第26-27页
 §3.2 学校缺乏针对性教育是形成独生于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定型剂第27-28页
 §3.3 独特社会环境是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宏观背景第28-30页
第四章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对大学德育的启示第30-37页
 §4.1 大学德育应重视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第30-31页
  §4.1.1 德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健康人格第30-31页
  §4.1.2 大学德育应填补独生子女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盲点”第31页
 §4.2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德育的基本原则第31-33页
  §4.2.1 人格德育的个性化原则第31-32页
  §4.2.2 人格德育的整体性原则第32-33页
 §4.3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德育应确立的观点第33-35页
  §4.3.1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是人格德育永恒的主题。第33页
  §4.3.2 人格德育要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创造力第33-34页
  §4.3.3 人格德育要帮助独生子女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第34页
  §4.3.4 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第34-35页
 §4.4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德育的方法和途径第35-37页
注释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控制边坡力学系统特性及其应用
下一篇:露天矿卡车调度决策方法及可视化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