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2页 |
| 1.1 引言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卡车调度系统研究和应用情况 | 第8-10页 |
| 1.2.1 国外情况 | 第8-9页 |
| 1.2.2 国内情况 | 第9-10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2 卡车调度决策方法的分析 | 第12-15页 |
| 2.1 第一类实时调度方法 | 第12-14页 |
| 2.2 第二类实时调度方法 | 第14-15页 |
| 3 最短路径网络模型及货流规划模型的构造 | 第15-21页 |
| 3.1 用网络法建立运输系统模型 | 第15-16页 |
| 3.2 最优路径选择 | 第16-18页 |
| 3.2.1 算法原理 | 第16-17页 |
| 3.2.2 算法简介 | 第17-18页 |
| 3.3 煤岩货流分配 | 第18-21页 |
| 3.3.1 货流分配模型的构造 | 第18-19页 |
| 3.3.2 线性规划之单纯形法算法简介 | 第19-21页 |
| 4 卡车调度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21-32页 |
| 4.1 概述 | 第21页 |
| 4.2 模型的方法 | 第21-22页 |
| 4.3 模型结构与主流程 | 第22-24页 |
| 4.4 程序功能 | 第24-25页 |
| 4.5 各子程序的实现 | 第25-32页 |
| 4.5.1 各种分布律随机变量实现方法 | 第25-26页 |
| 4.5.2 调度子程序 | 第26-30页 |
| 4.5.3 故障子程序结构及故障处理 | 第30-32页 |
| 5 卡车调度模拟系统的应用 | 第32-44页 |
| 5.1 露天矿的规模、经济效益分析 | 第32-33页 |
| 5.2 设备情况 | 第33页 |
| 5.3 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 | 第33-34页 |
| 5.4 霍林河露天矿模拟研究 | 第34-44页 |
| 5.4.1 第一类实时调度方法模拟研究 | 第35-39页 |
| 5.4.2 综合调度方法的提出 | 第39-40页 |
| 5.4.3 第二类实时调度方法与第一类实时调度方法模拟比较研究 | 第40-42页 |
| 5.4.4 第一类实时调度方法与第二类实时调度方法综合运用 | 第42-44页 |
| 6 露天矿卡车优化调度可视化模拟系统综述 | 第44-58页 |
| 6.1 模拟工具语言的选择 | 第44页 |
| 6.2 系统的特点 | 第44-45页 |
| 6.3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系统菜单结构 | 第45-48页 |
| 6.4 系统功能介绍 | 第48-58页 |
| 6.4.1 添加节点信息 | 第48-51页 |
| 6.4.2 网络简图及求最短路 | 第51-52页 |
| 6.4.3 货流规划 | 第52-54页 |
| 6.4.4 系统模拟 | 第54-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