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功能翻译方法及其在C/E科技体翻译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科技翻译的重要性 | 第9页 |
1.2 翻译理论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3 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以语体为视点的翻译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2.1 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功能观 | 第12-14页 |
2.2 功能语言学对我们的启示 | 第14-15页 |
2.2.1 实义切分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2.2.2 音位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 第15页 |
2.3 语体作为翻译的通道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以语体作为翻译通道的可行性论证 | 第18-23页 |
3.1 语体与风格解 | 第18-19页 |
3.2 语体在中西翻译史上的地位 | 第19-20页 |
3.3 不同语言相同语体的共性 | 第20-23页 |
3.3.1 什么是语体学? | 第21页 |
3.3.2 语体学的核心 | 第21-22页 |
3.3.3 不同语言科技语体的共性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语体功能翻译方法在C/E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 第23-33页 |
4.1 科技语体四大特点 | 第23页 |
4.2 科技语体特点演化为翻译视点 | 第23-33页 |
4.2.1 科技语体翻译语义层的客观性视点 | 第24-26页 |
4.2.2 科技语体翻译语义层的精确性视点 | 第26-29页 |
4.2.3 科技语体翻译语义层的严密性视点 | 第29-31页 |
4.2.4 科技语体翻译语义层的简明性视点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科技语体翻译思维层的逻辑视点 | 第33-46页 |
5.1 对传统翻译定义的修正 | 第33页 |
5.2 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的启示 | 第33-35页 |
5.3 逻辑思维对科技翻译的重要性 | 第35-38页 |
5.4 语篇功能对理解原文的重要性 | 第38-46页 |
5.4.1 衔接理论的应用 | 第38-40页 |
5.4.2 主-述结构与衔接理论的应用 | 第40-43页 |
5.4.3 主-述结构与信息结构理论的应用 | 第43-46页 |
第六章 科技语体翻译的审美观 | 第46-49页 |
6.1 翻译的审美观 | 第46-47页 |
6.2 科技翻译的审美观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