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
一、 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的历史背景 | 第1-20页 |
(一) 政党与政党政治 | 第5-10页 |
1 政党的含义、功能、分类 | 第5-7页 |
2 政党政治的含义、功能、分类 | 第7-10页 |
(二)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 | 第10-16页 |
1 权威—党制时代 | 第10-13页 |
2 政党体系的转型 | 第13-16页 |
(1) 转型的过程 | 第13-15页 |
(2) 转型的原因 | 第15-16页 |
(三)、 对台湾政治转型的分析 | 第16-20页 |
1 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建立 | 第17-19页 |
2 政党体系的民主化 | 第19-20页 |
二、 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 | 第20-30页 |
(一) 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的运作状况 | 第20-26页 |
1 活跃于政坛的几大党 | 第20-22页 |
2 台湾选举与政党政治 | 第22-26页 |
(1) 台湾“选举时代”的来临 | 第22-23页 |
(2) 台湾选举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3) 九十年代台湾几次重要选举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二) 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26-30页 |
1 政治资源的重新分配 | 第26-28页 |
2 政治权力的角逐 | 第28-29页 |
3 政治参与的增强 | 第29-30页 |
三、 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的特点 | 第30-37页 |
(一) 党派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 第30-34页 |
1 国民党内派系斗争 | 第30-31页 |
2 民进党内派系斗争 | 第31-33页 |
3 新党及其它小党的派系斗争 | 第33-34页 |
(二) 政党政治品质不良 | 第34-37页 |
1 黑金政治 | 第34-35页 |
2 政商结合、权钱交易 | 第35-36页 |
3 各政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差异 | 第36-37页 |
四、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 第37-40页 |
(一) 台湾政党政治有可能趋向成熟 | 第37-38页 |
1 朝野政党及民众皆有推动政党政治的意愿和需要 | 第37-38页 |
2 台湾社会发展政党政治的环境和条件有所改善 | 第38页 |
(二) 台湾政党政治将最终确立多党制 | 第38-40页 |
1 “一党独大”成为历史 | 第38-39页 |
2 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将三足鼎立 | 第39-40页 |
结语: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 第40-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