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薪酬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薪酬设计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45页 |
| ·薪酬概述 | 第22-34页 |
| ·薪酬内涵 | 第22-23页 |
| ·薪酬的功能 | 第23-24页 |
| ·主要薪酬理论 | 第24-29页 |
| ·激励理论 | 第29-34页 |
| ·薪酬水平 | 第34-36页 |
| ·薪酬水平确定 | 第35页 |
| ·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 第35-36页 |
| ·薪酬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形式 | 第36-40页 |
| ·薪酬的基本构成 | 第36-37页 |
| ·薪酬的几种基本形式 | 第37-40页 |
| ·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 | 第40-43页 |
| ·影响薪酬水平的外在因素 | 第40-42页 |
| ·影响薪酬水平的内在因素 | 第42-43页 |
| ·薪酬设计的基本程序 | 第43-45页 |
| 第3章 H公司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45-58页 |
| ·H公司简介 | 第45-46页 |
| ·H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第46-48页 |
| ·H公司组织结构 | 第46-47页 |
| ·H公司人员状况 | 第47-48页 |
| ·H公司薪酬现状 | 第48-52页 |
| ·H公司薪酬背景 | 第48-49页 |
| ·H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 第49-52页 |
| ·现行薪酬体系的员工满意度调查 | 第52-54页 |
| ·H公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4-58页 |
| ·H公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 ·H公司薪酬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6-58页 |
| 第4章 H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 | 第58-77页 |
| ·H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58-59页 |
|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 | 第58-59页 |
| ·针对不同的系统特点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 | 第59页 |
| ·突出员工贡献价值因素 | 第59页 |
| ·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59-61页 |
| ·外部薪酬调查 | 第61-63页 |
| ·本溪市最低工资标准 | 第61-62页 |
| ·辽宁省及本溪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 | 第62页 |
| ·当地同行业中其它企业薪酬情况 | 第62-63页 |
| ·H公司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 第63-69页 |
| ·岗位分析 | 第63-64页 |
| ·岗位评价 | 第64-69页 |
| ·H公司基本薪酬结构设计 | 第69-73页 |
| ·岗位工资的设计 | 第69-71页 |
| ·绩效工资的设计 | 第71-72页 |
| ·津贴补贴的设计 | 第72-73页 |
| ·工龄工资的设计 | 第73页 |
| ·各类人员的薪酬结构 | 第73-77页 |
| ·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结构 | 第73-74页 |
| ·其他管理人员薪酬结构 | 第74页 |
| ·营销人员薪酬结构 | 第74-76页 |
| ·生产系列薪酬结构 | 第76页 |
| ·辅助及后勤服务人员薪酬结构 | 第76-77页 |
| 第5章 H公司新薪酬体系的实施措施 | 第77-81页 |
| ·做好宣传和培训 | 第77页 |
|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 第77-78页 |
| ·用"软制度"强化"硬制度" | 第78-80页 |
| ·建立人员流动的内部机制 | 第80页 |
| ·进一步完善公司福利制度 | 第80-8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附录 | 第85-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