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聚氨酯合成的原材料 | 第12-18页 |
·异氰酸酯 | 第12-13页 |
·聚醚多元醇 | 第13-14页 |
·聚酯多元醇 | 第14-18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第18-23页 |
·聚氨酯的合成机理 | 第18页 |
·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 | 第18-19页 |
·聚氨酯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9-23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与现状 | 第23-26页 |
·国外聚氨酯的发展及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聚氨酯的发展及现状 | 第24页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现状与进展 | 第24-26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趋势 | 第26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6页 |
·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第2章 不同序列结构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 第31-48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 | 第32页 |
·不同序列结构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 第32-34页 |
·聚酯多元醇PAEB-R的合成 | 第32页 |
·聚酯多元醇PAEB-B的合成 | 第32-33页 |
·聚酯多元醇PAEB-A的合成 | 第33-34页 |
·聚酯多元醇的表征 | 第34-35页 |
·酸值滴定 | 第34页 |
·羟值滴定 | 第34页 |
·75℃粘度测定 | 第34页 |
·凝胶渗透色谱(GPC) | 第34-35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5页 |
·核磁共振(~1H-NMR) | 第35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35页 |
·差热分析(DSC) | 第35页 |
·X-射线衍射(WAXS)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醇酸摩尔比对聚酯多元醇的影响 | 第35-38页 |
·聚酯多元醇的性能参数 | 第38页 |
·聚酯多元醇的GPC分析 | 第38-39页 |
·聚酯多元醇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9-40页 |
·聚酯多元醇~1H NMR分析 | 第40-42页 |
·聚酯多元醇的热行为 | 第42-44页 |
·聚酯多元醇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3章 软段为不同序列结构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备 | 第48-63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 | 第48-49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第49-50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路线 | 第49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第49-50页 |
·聚氨酯的表征 | 第50-51页 |
·25℃粘度测定 | 第50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50页 |
·核磁共振(~1H-NMR) | 第50页 |
·热重分析(TG) | 第50页 |
·差热分析(DSC) | 第50页 |
·X-射线衍射(WAXS) | 第50-51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1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51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1页 |
·聚氨酯的性能参数 | 第51-52页 |
·聚氨酯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2-53页 |
·聚氨酯的~1H NMR分析 | 第53-55页 |
·聚氨酯的热力学行为 | 第55-57页 |
·聚氨酯的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7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57-58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58-59页 |
·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4章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聚酯多元醇的羟值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 | 第63-64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聚酯多元醇羟值方法的建立 | 第64-65页 |
·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工艺 | 第64页 |
·化学滴定法滴定聚酯多元醇羟值 | 第64-65页 |
·红外光谱定量法测定聚酯多元醇酯羰基峰强度 | 第65页 |
·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酰化法测定聚酯多元醇的羟值 | 第65-66页 |
·红外光谱定量法测定聚酯多元醇酯羰基峰强度 | 第66-68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聚酯多元醇羟值方法的建立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5章 水可分散型磺化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 第71-78页 |
·引言 | 第71页 |
·实验主要原料及处理方法 | 第71-72页 |
·合成路线 | 第72-73页 |
·一步法水可分散型磺化聚酯多元醇 | 第72页 |
·二步法水可分散型磺化聚酯多元醇 | 第72-73页 |
·合成工艺步骤 | 第73页 |
·一步法 | 第73页 |
·二步法 | 第73页 |
·水可分散型聚酯多元醇的表征 | 第73-74页 |
·酸值滴定 | 第73-74页 |
·羟值滴定 | 第74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6页 |
·酸值与羟值的控制 | 第74-75页 |
·水可分散型聚酯多元醇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