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管理政策 | 第12-26页 |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 第12-17页 |
·整顿与初步发展期 | 第12-14页 |
·严重受挫期 | 第14页 |
·补救损失与创新发展期 | 第14-16页 |
·全面发展期 | 第16-17页 |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 | 第17-23页 |
·高校教师资格的相关政策 | 第18页 |
·高校教师职务评聘的相关政策 | 第18-20页 |
·高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相关政策 | 第20-21页 |
·高校教师考核的相关政策 | 第21-22页 |
·高校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 | 第22-23页 |
·知识分子政策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影响 | 第23-26页 |
·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第23-24页 |
·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 第24-25页 |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校教师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 第26-32页 |
·历史发展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26-30页 |
·知识经济对高校教师管理的新要求 | 第26-27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高校教师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27-29页 |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校教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 第29-30页 |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影响 | 第30-32页 |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影响 | 第30页 |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广西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32-66页 |
·"十五"期间,广西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广西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 | 第33-44页 |
·广西普通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抽样调查 | 第33-39页 |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教师教学活动的现状 | 第39-44页 |
·广西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44-61页 |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与聘用的现状分析 | 第44-47页 |
·广西高校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47-50页 |
·广西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50-57页 |
·广西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57-61页 |
·广西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61-66页 |
·职业承诺不高和认同感淡化 | 第62-63页 |
·敬业精神不够和责任意识缺失 | 第63页 |
·师表意识不强和育人功能弱化 | 第63-64页 |
·治学态度不严谨和学术诚信出现危机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完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 第66-90页 |
·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以提高高校教师准入门槛 | 第66-69页 |
·加强对高校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管理 | 第66-67页 |
·提高准入门槛,扩展资格测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 第67页 |
·加强资格证书的管理,提高高校教师资格的有效性 | 第67-69页 |
·加强高校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 | 第69-71页 |
·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形成合理的进修经费分担机制 | 第69页 |
·掌握高校教师的进修需求,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 第69-70页 |
·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体系和管理机制 | 第70-71页 |
·更新培训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 第71页 |
·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 第71-77页 |
·完善岗位管理,加强岗位职责 | 第72页 |
·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与职称评定相分离 | 第72-73页 |
·提高用人标准,强化聘后履职考核 | 第73-76页 |
·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完善职务聘任制的配套政策 | 第76-77页 |
·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 第77-85页 |
·做好高校教师需求分析,促进高校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 第77-80页 |
·从公平理论的角度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 | 第80-82页 |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发挥强化激励的作用 | 第82-83页 |
·提高校内环境影响的激励作用 | 第83-85页 |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第85-90页 |
·提高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承诺 | 第85-86页 |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高校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 第86-87页 |
·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师德考核机制 | 第87-88页 |
·从外在学术制度的角度探讨解决高校学术诚信问题的对策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录一 | 第92-94页 |
附录二 | 第94-95页 |
附录三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