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结构、利益输送与企业价值--来自长三角地区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4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一、文献回顾 | 第13-19页 |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9-20页 |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1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4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三、本文难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家族企业代理问题及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 第24-34页 |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对家族企业代理问题的解释 | 第24-28页 |
| 一、传统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 二、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8页 |
| 第二节 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 | 第28-31页 |
| 一、代理成本的减少 | 第29-30页 |
| 二、代理成本的增加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家族企业代理成本与企业价值 | 第31-33页 |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控制权结构、利益输送与企业价值实证分析 | 第34-51页 |
| 第一节 理论假说 | 第34-38页 |
| 一、控制权结构 | 第34页 |
| 二、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 | 第34-35页 |
| 三、家族成员控制 | 第35-36页 |
| 四、独立董事比例 | 第36-37页 |
| 五、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8-42页 |
| 一、家族企业定义 | 第38-39页 |
| 二、样本选取 | 第39页 |
| 三、变量定义 | 第39-41页 |
| 四、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42-49页 |
| 一、描述性分析 | 第42-44页 |
| 二、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 三、回归分析 | 第45-49页 |
| 第四节 本章结论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51-57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1-56页 |
| 一、完善上市会司信息披露、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 | 第51-53页 |
| 二、赋予中小投资者更多权利,加强对大股东约束 | 第53-54页 |
| 三、充分发挥其他大股东的监督管理作用 | 第54-55页 |
| 四、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