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English Summary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7-18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7-14页 |
一、社会背景的考察 | 第7-10页 |
二、刑事和解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三、西方刑事和解的制度比较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化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西方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理论基础的探讨 | 第14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化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契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价值理念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和解的关系 | 第18-24页 |
一、现代刑事政策的基本理念 | 第18-20页 |
二、当前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20-22页 |
三、我国贯彻宽严相济政策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我国移植刑事和解的可行性和借鉴顾虑及分析 | 第24-31页 |
一、我国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24-27页 |
二、对刑事和解的质疑和借鉴顾虑及分析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和解制度设计 | 第31-46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 | 第31-36页 |
一、我国没有立法层面上的刑事和解 | 第31-32页 |
二、我国对刑事和解的尝试 | 第32-36页 |
三、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问题 | 第36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设计 | 第36-46页 |
一、我国刑事和解模式选择 | 第36-38页 |
二、我国刑事和解具体制度构想 | 第38-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