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农村的政治博弈与利益整合--以山西省L村第六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选举纠纷回顾 | 第12-13页 |
·天价村官引发的争论 | 第13-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农村选举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及概念说明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 第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场域的个别分析:选举纠纷缘起 | 第23-31页 |
·共用资源域:集体产权制度的蜕变 | 第23-25页 |
·村办煤矿承包蜕变的可能性 | 第23-24页 |
·承包制蜕变的具体形式 | 第24-25页 |
·政治域:村民自治的异化 | 第25-27页 |
·村民委员会的法理职能 | 第25-26页 |
·村民委员会的异化和原因 | 第26-27页 |
·社会交换域:乡村社会资本 | 第27-31页 |
·共同利益的化身 | 第27-28页 |
·农民行为的逻辑 | 第28页 |
·村庄化的竞争策略 | 第28-29页 |
·承诺行动与声誉好坏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场域的互动分析:选举纠纷实质 | 第31-42页 |
·政治域与共用资源域的互动分析 | 第31-38页 |
·模型要素 | 第31-32页 |
·基本前提假设 | 第32页 |
·模型说明 | 第32页 |
·模型构建 | 第32-37页 |
·打破原有博弈均衡的要素 | 第37-38页 |
·加入社会交换域后的互动分析 | 第38-42页 |
·村民与新干部的策略选择 | 第38-40页 |
·候选人的可信性对村民投票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资源型农村治理的理性思考 | 第42-52页 |
·变革传统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社区股份合作制 | 第42-46页 |
·社区股份合作制内涵 | 第42-44页 |
·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建构 | 第44-46页 |
·继续完善村民自治,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 | 第46-48页 |
·加强基层政府的指导和监督 | 第46页 |
·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 | 第46-47页 |
·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 第47页 |
·把党内民主集中制引进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 第47-48页 |
·培育乡村社会资本,解决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的困境 | 第48-52页 |
·乡村社会资本内涵及表现形式 | 第48-49页 |
·乡村社会资本是农民合作的基础 | 第49-50页 |
·重构资源型农村社会资本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