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3-17页 |
第一章 个案村农民政治参与情况调查 | 第17-26页 |
·Z村的农民政治参与状况 | 第17-20页 |
·坚持把民主选举作为村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 第18页 |
·扩大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实现“四个民主”的有机统一 | 第18-19页 |
·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的参与渠道 | 第19-20页 |
·M村的农民政治参与状况 | 第20-26页 |
·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 | 第21-22页 |
·政治冷漠症的出现 | 第22-23页 |
·村委会选举的形式化 | 第23-24页 |
·非制度化的村民政治参与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的特征及参与效果分析 | 第26-33页 |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呈现出的特点 | 第26-28页 |
·参政态度的冷热与参与能力高低并存 | 第26页 |
·制度化参与非制度化参与并存 | 第26-27页 |
·参政主体的不平衡和利益取向多样化并存 | 第27-28页 |
·村民自治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的效果分析 | 第28-33页 |
·参与的广度 | 第28-29页 |
·参与的深度 | 第29-30页 |
·参与的效度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经济因素 | 第33页 |
·制度化和组织形式 | 第33-35页 |
·政治文化因素 | 第35-36页 |
·农民自身素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农民受教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政治认知和行为选择 | 第36-37页 |
·民主法制观念的淡薄 | 第37页 |
·农村基层干部民主素质不高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扩大我国农民有序化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 第38-48页 |
·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为农民有序化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 第38-40页 |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 第38-40页 |
·规范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程序制度 | 第38-39页 |
·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能,理顺乡村权责关系 | 第39页 |
·协调好“两委”(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关系 | 第39-40页 |
·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 第40页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有序化的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 | 第40-42页 |
·发展农村经济 | 第41-42页 |
·保障农民利益 | 第42页 |
·构建新型农村政治文化,提高农民参政能力 | 第42-45页 |
·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 | 第42-44页 |
·增强农民自身素质 | 第44-45页 |
·积极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增强农民利益表达能力 | 第45-46页 |
·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监督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