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从激扬到驯服--当代中国口述实录文学文化身份的异化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口述实录文学的文体概况和发展第10-21页
   ·口述实录文学论第11-15页
     ·口述实录文学的体裁归属第11-13页
     ·口述实录文学的文体建构原则和特点第13-15页
   ·口述实录文学在中外文坛的出现及发展第15-20页
     ·《美国梦寻》对民众生态与心态的记录第16-17页
     ·从《北京人》到《绝对隐私》第17-18页
     ·中外口述实录的文本特征对比第18-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口述实录文学文化身份发生异化的背景第21-36页
   ·八十年代口述实录文学的文化身份第22-26页
     ·口述实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第22-24页
     ·从《北京人》和《一百个人的十年》看八十年代的口述实录文学第24-26页
   ·九十年代以来口述实录文学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第26-35页
     ·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第27-29页
     ·大众消费文化的出现第29-31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第31-33页
     ·大众文化消费的心理因素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口述实录文学文化身份异化的表现第36-47页
   ·当私密成为看点第36-41页
     ·书业隐私风中的口述实录文学第36-38页
     ·倾诉——报纸“口述实录”专栏的情感宣泄第38-39页
     ·网络让“口述”疯狂第39-41页
   ·“隐私”的被复制和复制的“隐私”——以《绝对隐私》和《天亮以后说分手》为个案第41-45页
     ·《绝对隐私》精神意义的自我认同与疏离第41-44页
     ·《天亮以后说分手》的道德悖论第44-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弃“严”从“俗”——口述实录文学文化身份异化的思考第47-58页
   ·口述实录的入“市”:城头变幻主义旗第48-53页
     ·经济资本的暴政与文学自主性的失守第48-50页
     ·从牺牲者到普通劳动者的“普罗米修斯”第50-52页
     ·内涵挖掘的消极怠工第52-53页
   ·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型和媚俗文学的产生第53-56页
     ·由缝合到决裂——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型第53-54页
     ·以媚俗为趣味的文学选择第54-56页
   ·口述实录文学的文体回归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译的认知过程及其在商业翻译中的体现
下一篇:转型时期的中国律师制度的重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