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2级列控系统超速防护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列控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列控仿真系统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仿真系统总体设计及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21页 |
·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CTCS2级列控系统结构 | 第14-15页 |
·CTCS2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 | 第15页 |
·CTCS2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 | 第15-16页 |
·CTCS2级列控仿真系统结构及功能需求 | 第16-21页 |
·列控仿真系统结构 | 第16-18页 |
·各子系统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各子系统间信息流 | 第19-21页 |
第3章 车载仿真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6页 |
·车载仿真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车载仿真子系统数据流 | 第23-25页 |
·车载仿真子系统接口设计 | 第25-26页 |
第4章 动车组运行计算 | 第26-33页 |
·动车组运行的单质点模型 | 第26-27页 |
·牵引力计算 | 第27-28页 |
·运行阻力计算 | 第28-31页 |
·基本阻力 | 第28-29页 |
·附加阻力 | 第29-31页 |
·制动力计算 | 第31-32页 |
·加速度、速度、位移计算 | 第32-33页 |
第5章 ATP超速防护仿真实现 | 第33-70页 |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仿真算法 | 第33-39页 |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概述 | 第33-34页 |
·曲线仿真算法原理及描述 | 第34-38页 |
·算法参数调整及验证 | 第38-39页 |
·应答器信息接收及处理 | 第39-49页 |
·应答器数据包 | 第40-41页 |
·数据包处理 | 第41-49页 |
·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及处理 | 第49-51页 |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计算 | 第51-57页 |
·移动授权边界及目标距离计算 | 第51-53页 |
·最限制速度曲线合成 | 第53-54页 |
·多限速区速度防护曲线计算 | 第54-56页 |
·动态速度监督 | 第56-57页 |
·ATP工作模式及模式切换 | 第57-64页 |
·仿真系统工作模式及速度监控 | 第57-62页 |
·工作模式切换 | 第62-64页 |
·ATP界面设计 | 第64-70页 |
·参数初始化 | 第64-65页 |
·司机驾驶DMI | 第65-68页 |
·仿真调试界面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