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课题意义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导航与定位 | 第11页 |
·路径规划 | 第11页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第11页 |
·视觉信息处理的有效性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智能小车的设计方案及运动模型 | 第14-20页 |
·智能小车设计需求分析 | 第14页 |
·智能小车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6页 |
·硬件方案设计 | 第14-15页 |
·软件方案设计 | 第15-16页 |
·智能小车运动学模型 | 第16-18页 |
·智能小车车体结构 | 第16-17页 |
·智能小车运动模型 | 第17-18页 |
·本章小节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 第20-34页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0-23页 |
·电源及复位电路 | 第23-25页 |
·JTAG 调试电路 | 第25页 |
·蜂鸣器及电源指示电路 | 第25-26页 |
·数据采集电路 | 第26-29页 |
·温度采集电路 | 第26-27页 |
·烟雾采集电路 | 第27-28页 |
·超声波测距模块 | 第28-29页 |
·电机驱动电路 | 第29-30页 |
·无线收发模块与串行通信 | 第30-33页 |
·无线通信模块的原理 | 第30-31页 |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第31-32页 |
·无线模块应用示意图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智能小车系统软件设计 | 第34-44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34-35页 |
·软件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 | 第35-37页 |
·在 ADS1.2 中使用 H-JTAG 调试 | 第35-36页 |
·MiniARM 工程模板介绍 | 第36-37页 |
·驱动库API 函数介绍 | 第37页 |
·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37-43页 |
·超声波传感器驱动 | 第38-39页 |
·温度传感器驱动 | 第39-41页 |
·烟雾传感器驱动 | 第41-42页 |
·电机驱动控制 | 第42-43页 |
·无线通信的软件设计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路径规划研究 | 第44-54页 |
·路径规划方法 | 第44-45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45页 |
·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 | 第45-51页 |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 第46页 |
·模糊导航集合 | 第46-47页 |
·模糊推理规则库 | 第47-49页 |
·解模糊化 | 第49-51页 |
·基于SIMULINK 的仿真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计算机监测软件开发 | 第54-60页 |
·软件界面设计原则 | 第54页 |
·监测软件功能的设计 | 第54-57页 |
·串口的初始化 | 第54-55页 |
·表格与曲线的绘制 | 第55-56页 |
·定位及运动曲线显示 | 第56-57页 |
·通信协议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