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一) 政策意义 | 第10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5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试点调查分析 | 第17-36页 |
一、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运行模式 | 第17-18页 |
二、洛阳市医疗救助试点开展情况及效果分析 | 第18-20页 |
三、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的机制分析 | 第20-24页 |
(一) 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的基本规定 | 第20-22页 |
(二) 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的流程分析 | 第22-24页 |
四、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一) 基于道德风险理论的分析 | 第24-26页 |
(二) 基于公平效率理论的分析 | 第26-27页 |
五、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实施效果的调研分析 | 第27-36页 |
(一) 城市医疗救助人群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二) 城市医疗救助各项工作满意度 | 第31-33页 |
(三) 商业保险公司满意度及改进需求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模式的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一、洛阳市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模式的主要经验 | 第36-38页 |
(一) 节省制度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第36-37页 |
(二) 兼顾公平,避免政府道德风险 | 第37页 |
(三) 提高基金支付的效率 | 第37-38页 |
(四)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城市医疗救助机制改革 | 第38页 |
二、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一) 政府职能的缺失 | 第38-40页 |
(二) 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各方利益难以得到保证 | 第40页 |
(三) 商业保险公司对管理基金能力控制有限 | 第40-41页 |
(四) 商业保险公司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完善城市医疗救助服务外包模式的建议 | 第42-48页 |
一、健全医疗救助服务外包的制度基础 | 第42-43页 |
(一) 建立和完善支持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服务外包给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的各项政策法规 | 第42页 |
(二) 相关管理部门抓紧时间制定相应改革并落实具体工作 | 第42页 |
(三) 建立健全各地城市医疗救助风险准备金制 | 第42-43页 |
二、在医疗救助外包服务中准确把握政府的行政职能 | 第43页 |
(一) 发挥政府的组织职能 | 第43页 |
(二) 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 第43页 |
(三) 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 | 第43页 |
三、强化政府对医疗救助服务外包各方的监管 | 第43-46页 |
(一) 对政府主管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 | 第44页 |
(二) 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监管 | 第44页 |
(三) 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的监管 | 第44-45页 |
(四) 对医疗服务方的监管 | 第45-46页 |
四、保险公司需要完善软硬件,提高服务水平 | 第46页 |
五、加强保险公司的基金管理,防止道德风险缺失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8-49页 |
附表 城市医疗救助人员调查问卷表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