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师与学生状况论文--教师状况论文

新课改下教师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一、选题缘由第8-9页
 二、研究目标、方法及思路第9页
  (一) 研究目标第9页
  (二) 研究方法第9页
  (三) 研究思路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 关于教材的定义和"用教材教"的研究第9-10页
  (二) 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研究第10-11页
  (三) 关于教师、学生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系的研究第11页
  (四) 关于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研究第11-13页
第一章 创造性使用教材概述第13-17页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内涵第13-14页
  (一) 教材的定义第13-14页
  (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14页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启示第14-15页
  (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第14-15页
  (二) 建构主义理论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启示第15页
 三、思想品德课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实施第17-24页
 一、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原则第17-19页
  (一)以学生为中心第17页
  (二) 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第17-19页
  (三) 坚持预设性和生成性的辩证统一第19页
 二、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方法第19-21页
  (一) 基于教材第19-20页
  (二) 超越教材第20-21页
 三、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技巧第21-24页
  (一) 添加第21-22页
  (二) 删减第22页
  (三) 整合第22-24页
第三章 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的实践与思考第24-30页
 一、教师创造性使用思想品德教材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4-26页
  (一) 调查对象及结果第24-25页
  (二) 分析与讨论第25-26页
 二、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保障第26-30页
  (一) 创建良好的评价机制第26-27页
  (二) 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第27-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附件第32-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下一篇:重审教师职业倦怠--以宁德市中职英语教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