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光学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光学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互相关 | 第12页 |
·自相关 | 第12-13页 |
·相关定理(维纳—辛钦定理) | 第13页 |
·傅里叶光学 | 第13-14页 |
·空间频谱 | 第13-14页 |
·光学傅里叶变换 | 第14页 |
·光电匹配滤波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 第14-17页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实现方法 | 第16-17页 |
·联合变换相关器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 第17-21页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实现方法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光电混合实验系统 | 第22-42页 |
·光电联合变换相关实验系统 | 第22页 |
·实验装置 | 第22-24页 |
·实时联合变换相关器各关键器件参数的选取 | 第24-32页 |
·氦氖激光器 | 第24页 |
·电寻址液晶(EALCD) | 第24-29页 |
·傅里叶变换透镜 | 第29-31页 |
·空间带宽积 | 第31页 |
·光电藕合器件CCD | 第31-32页 |
·联合变换相关识别系统各参数的协调关系 | 第32-38页 |
·相关峰方位与输入图像方位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相关峰与零级光斑分离的条件 | 第33-34页 |
·探测器离焦量、输入图像间距及图像横向尺寸间关系 | 第34-35页 |
·对谱面探测器的分辨率的要求 | 第35-36页 |
·对本系统两物体的方位要求 | 第36-38页 |
·实验装置的调校及结果 | 第38-41页 |
·实验装置的调校 | 第38-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平移、旋转、比例缩放图像的研究 | 第42-51页 |
·基于目标与参考物体存在平移变化的目标识别实验研究 | 第42-44页 |
·目标与参考物体存在平移变化理论探讨 | 第42-43页 |
·实验验证 | 第43-44页 |
·基于目标与参考物体存在角度变化的目标识别实验研究 | 第44-47页 |
·基于目标与参考物体存在大小变化的目标识别实验研究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联合变换相关器中图像的处理 | 第51-63页 |
·图像的预处理的方法 | 第51-55页 |
·图像增强 | 第52-53页 |
·边缘提取 | 第53-55页 |
·计算机对模式识别模拟研究 | 第55-58页 |
·模式识别的编程 | 第55-56页 |
·计算机模拟结果 | 第56-58页 |
·畸变不变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 第58-62页 |
·各种畸变不变联合变换相关器 | 第58-59页 |
·光学相干方法对畸变物体的识别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页 |
B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