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7页 |
·课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有机氯农药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 第17-19页 |
·六六六(HCHs) | 第18页 |
·滴滴涕(DDTs)及其代谢产物 | 第18-19页 |
·溴代阻燃剂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 第19-26页 |
·多溴联苯醚 | 第21-23页 |
·四溴双酚A | 第23页 |
·六溴环十二烷 | 第23-25页 |
·1,2-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 | 第25页 |
·十溴二苯乙烷(DBDPE) | 第25-26页 |
·环境中OCPs 与BFRs 的分布特征与源汇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26-35页 |
·OCPs 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与归趋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BFRs 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特征与源汇关系研究现状 | 第30-35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37-50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7-39页 |
·大气样品的采集 | 第37-38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38-39页 |
·样品的预处理 | 第39页 |
·样品的萃取 | 第39页 |
·样品的净化 | 第39页 |
·OCPs 和BFRs 的分析方法 | 第39-46页 |
·OCPs 的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BFRs 的分析方法 | 第41-46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46-48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6页 |
·回收率 | 第46-47页 |
·检出限 | 第47页 |
·空白实验 | 第47-48页 |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48-50页 |
·试剂材料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50页 |
第3章 土壤环境中OCPs 和BFRs 残留特征与来源解析 | 第50-75页 |
·采样地点的选择 | 第50-52页 |
·土壤中的OCPs 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第52-66页 |
·HCHs | 第52-57页 |
·DDTs | 第57-60页 |
·氯丹 | 第60-62页 |
·硫丹 | 第62-63页 |
·HCB | 第63-65页 |
·基于PCA 分析解析OCPs 的来源 | 第65-66页 |
·土壤中的BFRs 的残留分布特征与源解析 | 第66-73页 |
·BFRs 在土壤中残留浓度研究 | 第66-68页 |
·BFRs 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 第68-70页 |
·土壤中BFRs 的来源解析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4章 大气环境中OCPs 和BFRs 空间分布特征 | 第75-91页 |
·大气被动采样点的选择 | 第75-76页 |
·大气环境中OCPs 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特征 | 第76-84页 |
·大气中OCPs 总体浓度特征 | 第76-79页 |
·大气中OCPs 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79-80页 |
·大气中OCPs 的季节分布特性 | 第80-81页 |
·对比土壤-大气OCPs 组成差异解析来源 | 第81-84页 |
·大气中BFRs 的空间分布与季节特征 | 第84-88页 |
·大气中BFRs 总量分布特征 | 第84-85页 |
·不同类型采样点的BFRs 特征 | 第85-86页 |
·大气中BFRs 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 第86-87页 |
·BFRs 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第5章 大气环境中BFRs 组成的影响因素及气-粒相分配特征 | 第91-104页 |
·大气中BFRs 的时间特征及气-粒相分配 | 第91-99页 |
·大气中BFRs 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91-93页 |
·大气中BFRs 浓度及温度相关性分析 | 第93-95页 |
·BFRs 气-粒相分配特征 | 第95-99页 |
·BFRs 在典型室内源逸散趋势 | 第99-102页 |
·室内典型源及周围环境中 BFRs 的残留浓度 | 第99-100页 |
·BFRs 在室内典型源及周围环境的分布特点 | 第100-101页 |
·室内典型源及周围环境BFRs 的气粒分配特征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OCPs 和BFRs 在多介质环境的迁移趋势分析 | 第104-124页 |
·采用逸度商分析OCPs 和BFRs 在土壤大气的平衡趋势 | 第104-107页 |
·采用逸度商分析OCPs 的土-气交换过程 | 第105-107页 |
·采用逸度商分析PBDEs 土-气交换过程 | 第107页 |
·应用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p,p’-DDT 的环境归趋 | 第107-122页 |
·逸度模型Level Ⅲ简介 | 第110页 |
·模型构建和参数输入 | 第110-114页 |
·模型计算 | 第114-119页 |
·模型的验证与灵敏度分析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