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生态与环境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14-19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14-15页 |
·生态环境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生态环境风险的属性 | 第16页 |
·生态环境风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生态环境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生态环境风险分析的一般程序 | 第18-19页 |
·生态与环境风险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述评 | 第19-26页 |
·生态与环境风险分析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生态与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2-2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 流域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风险辨识 | 第30-46页 |
·黄河水资源概况与上游梯级开发现状 | 第30-37页 |
·黄河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 第30-32页 |
·黄河水资源利用与梯级开发状况 | 第32-34页 |
·黄河水资源管理状况与发展 | 第34-35页 |
·黄河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第35-37页 |
·流域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与风险辨识 | 第37-43页 |
·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37-40页 |
·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的风险辨识 | 第40-43页 |
·流域梯级开发的生态与环境风险累积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生态环境的累积效应特征 | 第43页 |
·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风险累积效应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流域梯级开发的水质风险复合不确定性分析 | 第46-63页 |
·流域梯级开发的水质风险与不确定性 | 第46-48页 |
·水质风险的定义 | 第46-47页 |
·水质风险的不确定性 | 第47页 |
·水质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步骤 | 第47-48页 |
·基于灰色-随机复合不确定性的水质风险分析方法 | 第48-56页 |
·梯级开发的水质风险因素 | 第48-50页 |
·梯级开发的水质风险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基于灰色-随机复合概率的梯级开发水质风险分析 | 第52-56页 |
·实例研究 | 第56-62页 |
·水质超标的灰色-随机风险分析 | 第56-62页 |
·水质超标的风险减缓措施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基于风险因子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第63-79页 |
·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基本概念 | 第63页 |
·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风险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基于风险因子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第64-72页 |
·建模思路 | 第65页 |
·建模原理与求解方法 | 第65-71页 |
·程序实现 | 第71-72页 |
·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模型拟合偏差风险分析 | 第72-73页 |
·实例应用与分析 | 第73-78页 |
·实例应用 | 第73-75页 |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梯级开发的泥沙淤积风险与入库沙量PLSR模型研究 | 第79-100页 |
·流域梯级开发的泥沙淤积风险分析 | 第79-82页 |
·梯级开发模式下泥沙淤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1页 |
·梯级开发模式下的泥沙淤积风险 | 第81-82页 |
·梯级水库入库沙量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 | 第82-91页 |
·因子多重相关性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82-83页 |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原理 | 第83-88页 |
·梯级开发模式下的水库泥沙来量PLSR模型 | 第88-91页 |
·工程实例应用与分析 | 第91-99页 |
·因子选择与PLSR模型建立 | 第93-94页 |
·PLSR模型拟合结果 | 第94-97页 |
·模型因子的多重相关性降维分析 | 第97页 |
·模型精度分析 | 第97-98页 |
·主成分的提取与结果分析 | 第98页 |
·模型因子的重要性分析 | 第98-99页 |
·模型合理性对比分析 | 第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梯级开发的库水水温风险与时空分布拟合模型研究 | 第100-123页 |
·流域梯级开发模式下的水库水温风险分析 | 第100-102页 |
·梯级水库水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100页 |
·水温变化引起的水生生物风险 | 第100-101页 |
·水温变化引起的农田灌溉风险 | 第101页 |
·水温变化引起的水库水质风险 | 第101-102页 |
·水温变化引起的城市供水风险 | 第102页 |
·水温变化引起的工业用水风险 | 第102页 |
·流域梯级开发模式下的水库水温数学模型 | 第102-118页 |
·河道一维水温数学模型 | 第103-104页 |
·库区立面二维水温模型 | 第104-115页 |
·泥沙异重流水温模型 | 第115-116页 |
·梯级水库群库水水温分析流程 | 第116-118页 |
·实例应用与分析 | 第118-122页 |
·刘家峡水库及其所在河段概况 | 第118页 |
·刘家峡水库水温模拟 | 第118-122页 |
·水温的梯级影响分析 | 第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7 梯级开发模式下的生态环境风险管理 | 第123-129页 |
·风险管理的内容与实施步骤 | 第123-124页 |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 | 第124-125页 |
·梯级开发模式下的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第125-126页 |
·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风险减缓 | 第126-128页 |
·水质风险减缓措施 | 第126页 |
·泥沙淤积风险减缓措施 | 第126-127页 |
·生态环境需水量风险减缓措施 | 第127页 |
·水温风险减缓措施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附录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