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论文

基于NoC系统的高速低功耗互连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片上网络简介第9-10页
     ·片上网络解决的问题第10-11页
     ·片上网络对互连提出的要求第1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1-12页
   ·本论文内容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互连线及其模型第13-25页
   ·线宽对电阻率的影响第13-14页
   ·尺寸减小对互连电容的影响第14-15页
   ·互连线延时与功耗建模第15-20页
     ·互连线延时模型第16-17页
     ·互连线功耗模型第17-20页
   ·几种减小有效耦合电容的技术第20-25页
     ·总线屏蔽第20-21页
     ·延迟技术第21-23页
     ·总线重排第23-24页
     ·总线编码第24-25页
第三章 串行总线技术第25-37页
   ·串行总线的功耗第25-35页
     ·线型电容模型及其存在问题第25-27页
     ·最小功耗下的最佳线宽和间距第27-29页
     ·串行化对数据流活动因子的影响第29-30页
     ·减小串行总线活动因子的编码第30-33页
     ·最小功耗下的最佳复用度第33-35页
   ·串行总线的单位面积吞吐量第35-36页
     ·最大比特率下的最佳互连宽度和间距第35页
     ·最大比特率下的最佳复用度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第四章 低摆幅技术第37-51页
   ·单端电路第37-40页
     ·SSDLC电路第37-39页
     ·SSDLC_1 电路第39页
     ·SSDLC_2 电路第39-40页
   ·差分电路第40-44页
     ·PDIFF电路第40-41页
     ·MCML电路第41-44页
   ·仿真与分析第44-50页
     ·仿真结构第44-45页
     ·噪声分析第45-48页
     ·仿真结果第48-50页
   ·总结第50-51页
第五章 自适应驱动技术第51-61页
   ·容性串扰及信号抖动第51-55页
     ·动态串扰第52-53页
     ·动态串扰引起的信号抖动第53-55页
   ·自适应驱动技术第55-58页
     ·基本原理第55-56页
     ·电路实现第56-58页
   ·仿真与分析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高一致性16通道CMOS LED驱动芯片
下一篇: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高速以及高精度采样保持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