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特征分析 | 第17-28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的道路特征 | 第17-19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者特征 | 第19-23页 |
·机动车驾驶员特征 | 第19-21页 |
·行人与非机动车驾驶员特征 | 第21-23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车辆特性 | 第23-25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的车辆构成变化趋势 | 第23-24页 |
·国省干线公路车辆特性 | 第24-25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特性 | 第25-26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典型路段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路段的安全保障技术 | 第28-54页 |
·考虑交通安全的国省干线公路规划 | 第28-30页 |
·土地利用规划 | 第28-29页 |
·公路功能与接入控制 | 第29-30页 |
·国省干线公路过村镇路段的安全保障技术 | 第30-39页 |
·机非分离 | 第30-32页 |
·预先提示 | 第32-33页 |
·车速控制 | 第33-37页 |
·路侧开口处置 | 第37-39页 |
·长直线接小半径平曲线路段的的安全保障技术 | 第39-43页 |
·长直线接小半径平曲线路段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39页 |
·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的判断标准 | 第39-40页 |
·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 | 第40-43页 |
·国省干线公路路侧安全设计 | 第43-53页 |
·路侧安全问题与安全设计理念 | 第43-45页 |
·路侧事故主动预防技术 | 第45-47页 |
·路侧容错设计 | 第47-51页 |
·路侧事故被动防护设计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保障技术 | 第54-86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平面交叉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 第54-58页 |
·交叉口的几何属性 | 第54-56页 |
·交叉口的管理控制 | 第56-57页 |
·交叉口的交通环境 | 第57-58页 |
·平原区国省干线平面交叉的总体要求 | 第58-63页 |
·平面交叉的类型 | 第58-59页 |
·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 第59-60页 |
·平面交叉口的最小间距 | 第60-61页 |
·平面交叉口的视距 | 第61-63页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第63-74页 |
·交叉口车道设计 | 第63-68页 |
·交叉口渠化设计 | 第68-74页 |
·平面交叉口标志、标线设计 | 第74-85页 |
·交叉口标志和标线类型 | 第74-75页 |
·交叉口标志设计 | 第75-81页 |
·交叉口标线设计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平原区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实例 | 第86-98页 |
·项目概况 | 第86页 |
·安保工程设计思路与理念 | 第86-87页 |
·交通事故的统计与事故黑点成因分析 | 第87-97页 |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 第87-92页 |
·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成因分析与安全保障措施 | 第92-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