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扣押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刑事扣押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14-22页 |
(一) 国际通行原则 | 第14-17页 |
1.令状主义原则 | 第14-15页 |
2.比例原则 | 第15-16页 |
3.合理性原则 | 第16-17页 |
(二) 我国立法的缺失 | 第17-19页 |
(三) 确立我国刑事扣押的原则 | 第19-22页 |
1.从保障人权目的出发所应遵循的原则 | 第19-20页 |
2.实现控制犯罪目的所应遵照的原则 | 第20-21页 |
3.扣押程序中的价值平衡原则 | 第21-22页 |
二、刑事扣押的对象 | 第22-28页 |
(一) 物品、文件 | 第22-23页 |
1.国外对扣押物品、文件的规定 | 第22页 |
2.我国扣押物品、文件规定的不足与弥补 | 第22-23页 |
(二) 邮件、电报 | 第23-24页 |
1.各国基于隐私权保护对其的特别规定 | 第23-24页 |
2.隐私权保护与我国相关规定之完善 | 第24页 |
(三) 存款、汇款及有价证券 | 第24-26页 |
1.国外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2.对我国相关规定的分析 | 第25-26页 |
(四) 电子证据 | 第26-28页 |
1.国外对于扣押电子证据的规定 | 第26-27页 |
2.我国扣押电子证据的现状与改进 | 第27-28页 |
三、刑事扣押的程序 | 第28-36页 |
(一) 刑事扣押启动程序 | 第28-30页 |
1.扣押启动权 | 第28-29页 |
2.扣押启动标准 | 第29-30页 |
(二) 刑事扣押运行程序 | 第30-33页 |
1.扣押执行方式 | 第30-31页 |
2.扣押清单制作 | 第31-32页 |
3.移送账目 | 第32页 |
4.物品保管 | 第32-33页 |
(三) 刑事扣押终结程序 | 第33-36页 |
四、刑事扣押的救济 | 第36-43页 |
(一) 确立渐进式司法审查制度 | 第36-37页 |
(二) 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7-39页 |
(三) 加强人权保护 | 第39-43页 |
1.保障被追诉人权利 | 第39-40页 |
2.保护被害人权利 | 第40-41页 |
3.关照善意第三人权利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7-4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