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再生体系的建立及FaNES1基因转化辣椒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辣椒外植体器官再生 | 第12-15页 |
·材料基因型 | 第13页 |
·外植体类型 | 第13页 |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 第13-14页 |
·培养基的影响 | 第14页 |
·激素的影响 | 第14-15页 |
·AgNO_3的影响 | 第15页 |
·辣椒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抗虫中的研究 | 第17-19页 |
·天敌种类的选择 | 第17页 |
·挥发性混合物对天敌的吸引 | 第17-18页 |
·挥发物质释放时间的调节控制 | 第18页 |
·直接和间接防御之间的相互协调 | 第18-19页 |
·萜类基因FANES1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菌株、基因及质粒载体 | 第22页 |
·基本培养基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DNA的小量法提取程序 | 第23-24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4页 |
·PCR扩增 | 第24页 |
·辣椒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无菌苗的获得和外植体的准备 | 第24页 |
·不定芽的诱导 | 第24-25页 |
·不定芽的伸长 | 第25页 |
·生根 | 第25页 |
·辣椒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25-28页 |
·子叶外植体的Km抗性水平 | 第25-26页 |
·头孢霉素对辣椒再生的影响 | 第26页 |
·菌液的准备 | 第26页 |
·农杆菌侵染 | 第26页 |
·延迟选择培养 | 第26页 |
·选择培养 | 第26页 |
·转化苗的生根与移栽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辣椒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8-36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下胚轴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有机成分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苗龄的子叶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0-32页 |
·AgNO_3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第32页 |
·GA_3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2-33页 |
·GA_3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 第33-35页 |
·AgNO_3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 第36页 |
·辣椒遗传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外植体的Km抗性水平 | 第36页 |
·Cef浓度的筛选 | 第36-37页 |
·预培养天数对不定芽分化频率的影响 | 第37页 |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共培养天数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38页 |
·延迟培养天数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38页 |
·生根 | 第38-39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9-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对辣椒再生的影响 | 第41页 |
·激素的使用 | 第41-42页 |
·AgNO_3的作用 | 第42页 |
·在一种培养基中成苗的探讨 | 第42页 |
·Km的应用 | 第42-43页 |
·通过子叶再生的转化体系 | 第43页 |
·后续工作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