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武则天传说的民俗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English Abstract第4-6页
绪论第6-11页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学术背景第6页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第6-8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学术目标第8-11页
第一章 武则天及其传说内容第11-37页
 第一节 武则天其人与后世评价第11-15页
  一、历史上的武则天第11-12页
  二、后世对武则天的不同评价第12-13页
  三、乾陵与武则天第13-15页
 第二节 武则天传说的类型第15-37页
  一、生平传说第15-21页
  二、陵墓传说第21-22页
  三、显灵传说第22-25页
  四、宝物传说第25-30页
  五、风物传说第30-32页
  六、相关人物的传说第32-37页
第二章 武则天传说的历史演进第37-47页
 第一节 武则天传说的生成第37-41页
  一、传说的文本化第37-38页
  二、传说的历史性第38-41页
 第二节 武则天的传奇化第41-43页
  一、传奇化的创作手法第41-42页
  二、传奇化的艺术风格第42-43页
 第三节 武则天的功利化第43-47页
  一、风物传说中的武则天第43-45页
  二、旅游视角中的武则天传说第45-47页
第三章 武则天传说的民俗文化特征第47-57页
 第一节 传统正统观与伦理观第47-50页
  一、传统正统观的反映第47-49页
  二、传统伦理观的体现第49-50页
 第二节 灵异信仰观的渗透第50-52页
  一、灵魂不死观念第50-51页
  二、显灵与梦魂观念第51-52页
 第三节 武则天形象的民俗化塑造第52-57页
  一、典型的箭垛式人物第52-54页
  二、风物传说圈的中心人物第54-55页
  三、睿智光辉的巧女型人物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个人简历第62-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启示
下一篇:中古游仙诗研究